![特朗普的格陵蘭戰略與能源意義](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E4%BD%95%E6%B0%91%E5%82%91.JPG.webp?itok=qfDkp7JC×tamp=1739204099)
特朗普威脅不惜動用軍事與經濟手段,來奪取格陵蘭這片丹麥的海外領地。(資料圖片)
在特朗普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內,他多次表達對收購格陵蘭的興趣,甚至在第二個任期內威脅不惜動用軍事與經濟手段來奪取這片丹麥的海外領地。究竟為何這片極北的土地會對特朗普如此吸引?
格陵蘭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約有5萬6,000名居民,歷史上由因紐特人居住,1721年成為丹麥的殖民地。二戰後,格陵蘭獲得自治地位,並在2009年獲得「自決權」,使其在大部分領域能夠自行管理。格陵蘭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位於美國與歐洲之間,且首府努克距離紐約更近。
然而,格陵蘭對丹麥的經濟依賴仍然相當高,每年約需6億美元的補助,這金額對美國來說只是小數目,特朗普兒子以及國務卿都曾經到訪格陵蘭,日後提出的投資和資助金額絕對會數倍計。
根據丹麥國際研究所的研究,格陵蘭長期以來都是美國國家安全的關鍵,特別是在抵抗俄羅斯潛在威脅方面。格陵蘭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重要的軍事基地,尤其是皮圖菲克空軍基地,這裡是美軍最北的前哨,擁有飛彈預警系統。
美國歷任總統都曾考慮收購格陵蘭,甚至在二戰期間,美國曾經侵略格陵蘭並建立軍事基地。特朗普再次提出收購的構想,反映出美國對北極地區日益增強的戰略焦慮。
特朗普對格陵蘭的吸引力也來自於其豐富的天然資源。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北極地區可能擁有全球13%的未探明石油和30%的天然氣儲量,而格陵蘭被視為這些資源的潛在寶庫。特朗普推出巴黎協定,否決上一任總統拜登阻止開採東岸石油的決定,是開採能源為出口的收入來源,格陵蘭豐富的天然資源,可以是美國重要的經濟命脈。
目前,格陵蘭島已有100個區塊獲得了勘探許可,吸引了多家海外公司,包括英國、加拿大和澳洲的礦業公司。特朗普及其顧問擔心中國可能會趁機搶奪這些資源,尤其是稀土元素,這些元素對於綠色轉型和高科技產品的生產至關重要。
近年來,中國對格陵蘭的興趣明顯增加,並將其納入「極地絲綢之路」的計劃中。中國企業對格陵蘭的稀土資源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無疑加劇了美國對該地區資源控制的焦慮。稀土管制是中國反制美國提高關稅的措施之一,這反映稀土之爭將會在未來成為關鍵。特朗普對格陵蘭的收購提議可以被視為一種防範中國影響力擴大的策略。
儘管特朗普的計劃引發了廣泛的國際討論,但格陵蘭的政府和民眾對於成為美國的一部分持強烈反對立場。根據其中一項民調,85%的格陵蘭人不願意成為美國的一部分。格陵蘭總理艾格德強調,格陵蘭現在和未來都不是出售的對象,這一立場反映了當地對自治和獨立的渴望。但當地人口還不及香港一個區議會選區,美國熟悉玩弄選舉政治,如何讀完支持者,製造輿論,逐戶爭取收購都不是不可能發生。
特朗普對格陵蘭的興趣不僅僅是簡單的地產交易,而是涉及地緣政治、能源資源和國際關係的複雜問題。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地緣政治的變動,格陵蘭的戰略價值將愈發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