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2018年已過了接近四分三,港股由上半年橫行市,輾轉到第三季大市開始反覆下跌,恒生指數自6月尾失守30,000點後轉弱,每次反彈都一次不如一次,反覆在過去3個月形成了一個上下約2,000點的下降通道。期間指數大部分時間是在其20天移動平均線之下發展,目前20天移動平均線約在27,400點,亦正是上周反彈的高位。
指數由高位約33,000點,跌至最低近26,000已回吐逾20%,近日每次大市反彈,市場上有部分投資者連番追問是否入貨時機,但另一方面亦有投資者頻頻以熊證或PUT輪作對沖或睇淡部署。單以恒指牛熊證計算,過去兩星期曾經有多個交易日見資金同時流入牛證及熊證,就剛剛過去的周二更錄得4,000萬元淨流入牛證及5,500萬元淨流入熊證,反映市場上之意見分歧。
至於後市,短期市場上左右大市的因素仍然比較多,中秋假期緊接美國聯儲局議息,議息後緊接著的是9月期結,亦是第三季季結。市場面對美國加息、美元兌港元息差,以至第四季部署仍有待觀察,無論投資者目前是空倉靜觀其變,或是已作長倉或短倉部署,可能亦要再忍耐多幾天,到10月再評估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