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章,統計了科技七雄的研發費用。文章提到在今年頭三季,七雄在研發費用上合共花掉了1,800億(美元,下同)。若只看今年第三季,亞馬遜(NASDAQ:AMZN)花得最多有212.03億元,特斯拉(NASDAQ:TSLA)花最少但也有11.61億元。至於谷歌(NASDAQ:GOOGL)、Meta(NASDAQ:META)、蘋果(NASDAQ:AAPL)、微軟(NASDAQ:MSFT)和輝達(NASDAQ:NVDA),金額分別是112.58億元、92.41億元、73.07億元、66.59億元和22.94億元。
單看金額亞馬遜完勝,但以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計,Meta最高有27%,亞馬遜和谷歌有15%,輝達和蘋果分別有13%和12%,蘋果和特斯拉分別只有8%和5%。此外,文章還將七雄的經營利潤與研發費用比較,結果發現輝達最有效率而且突飛猛進,如去年第三季每花1元研發費用賺到的盈利不多於1元,但今年第三季暴升至4.54元,亞馬遜則持續低迷,多季以來均少於1元。
這樣有趣的文章是讀者之福,但如此比較和分析,對缺乏會計知識的讀者來說容易造成誤解,這是因為研發費用的會計處理存在幾個問題。
首先,按現行會計準則,在一般情況下研發費用一旦發生就要立即在損益表確認,除非能證明技術可行並可供使用或銷售,否則不能當成資產放在資產負債表。情況有如你豪擲億萬資金成立實驗室,但研究多年仍是「無米粥」,相關研發費用例如人工、物料等就只能在損益表扣除。倘若研究失敗,這種會計處理方式自然沒有問題,可是一旦成功,就無法反映研發投資的長期價值和潛在未來利益。
其次是可比性,不同公司採用的會計政策不盡相同。例如微軟,他們是根據每項研究的技術可行性,來決定是否採用資本化,反觀亞馬遜則一律採用費用化來處理。又例如微軟向OpenAI投資的100億元,這筆投資已當成資產計入證券資產中,而不是將其費用化。由此可見,因為各企業的會計政策存在差異,加上研發的投資方式也影響會計處理,我們難以評估和比較不同公司的研發工作及對財務績效的影響。
其三是時間不一致,研發項目通常跨越多個會計年度,但費用確認的時間可能無法與項目的實際進展一致,導致收入與開支錯配。例如今年花費的研發費用,要等到幾年後才有收成,這將會造成今年的盈利少計了,而未來的盈利多計了。
其四,將研發成本費用化也令企業估值變得困難,特別是技術驅動的行業例如芯片和AI,研發活動對產生未來收入至為重要,無法將研發成本資本化,就可能低估了企業的資產和潛在未來收益。
最後就是有可能抑壓創新,會計只是一個紀錄財務訊息的工具,會計政策不應影響管理層決策。可是,研發成本費用化,可能導致企業不願從事風險高、成本高的研發項目。因為研發費用過高會衝擊盈利,管理層難以向公眾股東交代。
綜合而言,由於研發活動能否為企業帶來效益不容易確定,特別是在研發初期,基於謹慎原則,會計準則要求費用化無可厚非。不過,這就犧牲了財報的可比性,同時也影響企業估值,值得大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