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久必分、分久必分,分完再合、合完再分。上市公司的第一把手究竟在想甚麼?抑或上市就係每逢想不通甚至走進了死胡同,就要好像打麻雀般,移燈、換凳、趟櫃桶、甚至上廁所「放低幾両」。上市的原始初心乃為股東增值,做大做強,大而不強就拆細,美其名為了專注集中管理,目標要小而美。小股民早已把老闆神化,一舉手一投足,魅力十足,得道修成正果,所講的句句都是金句,所定規條皆金科玉律。奈何當一眾小股民把真金白銀換成每天海鮮價上上落落「公仔紙」,以為「公仔紙」可以變回更多真金白銀,可惜每每盡是癡心錯付,小股民認錯了人,以為神級老闆是大衛高柏飛。在一個可見將來增長已成定格的經濟大環境下,本來只反映基本面的股價真係神仙難變,強求七十二變,惟有走進《西遊記》找孫悟空。
2012年7月,阿里巴巴(9988)宣布一拆七,由1個原公司制變成7個事業群,當年被譽為七劍下天山。之後又再分成25個事業部,近年又提出國內外雙循環,然後今年3月再進化至提出構建「1+6+N」,跟少一陣亦只怕難以接招。上周阿里巴巴公布季度業績後股價表演直插無水花,由美國跌到香港,介乎64.5元至67.05元的上升裂口,大跌一成,非關盈利表現。雲智能分拆終止,其餘盒馬、菜鳥的分拆計劃亦看來凍過水,股價頓時失去自3月底憧憬重組的催化劑。禍不單行,馬雲家族信託擬於今天(21日)沽貨,股價回落至今年5月宣布雲端分拆前水平實屬預期之內。但凡上市公司出現負面消息,被城中大行一沉百踩亦司空見慣,只是城中仍有難得雪中送炭,以淘寶天貓的「實收率」(Take Rate)有可能提升至看齊拼多多、甚至「回歸淘寶」策略推動更多增長。這類似是而非像霧又像花牽強地自圓其說,也懶得理市場認同與否。小妹只知道,早前城中仍有不少富貴朋友,每天都在關心甚麼時候、哪個價位可以撈底,甚至在上周五趁大跌時於76元撈底,因為以為跌穿80元大位便「抵」。可惜,何謂「抵」?哪裡才是「底」?可能要問老細。
在股票市場,小股民永遠都是最被動一群,內地小股民可因阿里巴巴未被納入港股通而慶幸避過一劫。從螞蟻上市到分拆業務,一次又一次的出爾反爾,上市公司到底搞科技抑或玩財技,小股民搞清楚未?究竟自3月中宣布結構重組、到4月中市場有消息指大股東軟庫透過預付期權合約大手減持阿里巴巴股份,期間股價曾高見百元,是放生?是救贖?如是者,誰來放生由百元一路掛鈎的「專業」小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