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主要以內需為主。(資料圖片)](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58047056_Ot.jpg?itok=cLDFUB9I×tamp=1739010763)
中國經濟主要以內需為主。(資料圖片)
看了一堆貿易戰的資料,當中有大量死數據,為免悶親讀者,我把資料消化了,用日常語言寫出來。
中國GDP對貿易的倚賴,在金融海嘯前是頂峰,其後迅速回落,現在只有峰值前的一半。這空隙是由十年來快速增長的內需所填補。
這是一個大國和小國的分別,就是小國或窮國,往往以外貿作為經濟的主軸,但是一個富有的大國,就是像今日中國這樣的中產偏窮的大國,其經濟必然也以內需為主。
這原因很簡單,就是中國有13億人口,這已經比美國+歐洲+日本的總人口還要多,除非它真的是像幾十年前般,一窮二白,否則經濟上的內需比重,肯定遠遠高於外貿。縱使是人口遠遠比不上中國的美國,甚至是經濟總量遠遠比不上中國的日本,其經濟也是以內需為主。
經過經濟學家的計算,例如中文大學前校長劉遵義,縱是貿易戰打到極點,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力也不到2%,只能令到經濟放緩,不能令其變成負增長。就是美國,情況最壞也不到1%。
因此,坊間對於貿易戰的影響是誇大了,也因此,市場對此的反應並不熱烈,並沒有造成下跌萬點以上的大熊市,美股甚至不跌反升。
進一步分析,如果貿易戰只是針對中國,美國的訂單會落到了越南、柬埔寨、印度等等窮國的身上,這不過是把貿易赤字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國家,並不能如美國總統特朗普所講的,消除貿易赤字。
事實上,當年中國崛起,是把韓國、台灣、香港等等相關行業,如紡織、玩具等,的生意轉移到中國去,對美國而言,其比率是完全一樣,相差不到1%。因此,也可以預期,未來把中國的訂單轉移去別的窮國,結果也會類似。
美國最主要的「業務」,其實是藉著美元的霸權地位,出口美元,用美元來買貨物,故而永遠是逆差。如果它堅決要造求貿易平衡,按照中學經濟學的簡單推斷,假設一切不變,美元只有升值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