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港首台氫能巴士落地試行,城巴亦宣布將會陸續興建更多加氫站以配合未來巴士服務。儘管相關計劃仍處於試驗階段,但總算為本港氫能源運輸發展開了個好頭。早前筆者曾與大家分享包括藍碳、綠碳和黃碳等各種不同顏色的碳類別,其實氫也有類近的分類方法,筆者借今期專欄向大家介紹幾種色彩繽紛的氫。
首先是綠氫,綠氫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及風能)所生產的電力在電解水後,再由水中得到氫氣和氧氣。綠氫生產過程中不會產生二氧化碳,是一種無碳排放的氫氣。由於綠氫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可再生能源提供動力來源,所以成本相對較高。儘管如此,憑藉零碳排放優點,綠氫在推動能源轉型和減少碳排放方面仍然蘊藏巨大潛力。
至於藍氫,則是以如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作為生產動力來源後所得到的氫氣,同時間採用二氧化碳捕獲和儲存(CCS)技術以減少碳排放。藍氫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可被抓獲並儲存起來,從而降低大氣碳排放量。相比起綠氫,藍氫的生產成本較低,更可利用現有的天然氣基礎設施生產,所以無需額外興建新設施。惟生產藍氫時仍需依賴化石燃料,故會釋出一定碳排放量,而且碳捕獲和儲存技術亦面臨技術挑戰。
灰氫同樣是以化石燃料為基礎所生產的氫氣,但與藍氫的不同之處是在生產過程中不會進行碳捕獲和儲存過程。灰氫是目前最常見的氫氣生產方式,但也是碳排放最高的氫氣生產手段。灰氫的生產成本雖然較低,但其碳足跡問題亦引人注目。
早前國際低碳能源發展創新生態論壇在深圳舉辦,當中綠色氫能成為討論的熱點,來自全世界的頂級專家學者和業界代表認為,積極使用綠氫是實現碳中和的可持續道路。在科研專家們的努力之下,綠氫在交通和工業範疇上的廣泛使用,應該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