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去年股市,只有巴西、印度、印尼、新加坡、英國和泰國等股市錄升幅。大多數其他市場均錄負回報,俄羅斯股市全年跌39%最差,其次為納指跌33%,然後到恒生科技指數(-27.2%)。放眼環球,中港股去年表現不算差,恒指跌15.5%,優於標普500指數,全靠11月初以來的報復反彈和美股12月報跌,但代表整體中資股的MSCI中國指數仍跌23.5%。台灣和南韓兩個出口導向股市在去年表現較差,分別錄22.4%和24.9%跌幅,反映經濟衰退陰霾下周期股受壓。去年較佳市場主要來自資源出口型股市。受惠資源價格上升,巴西和印尼股市名列前茅。印股受惠產業鏈從中國轉移契機,外資青睞。經歷一輪財政預算鬧劇,英國股市竟然可在去年逆市升,並非經濟表現突出,而是富時英國100指數成分股中,能源股、健康護理和必需消費等價值型板塊佔較高比重,在去年市況特別受惠。指數最大成分股阿斯利康和SHELL,佔比均超過8%,然後聯合利華、滙豐控股,再到BP、佳能可、力拓等,可見價值股是英國股市力保不失、全年升0.9%背後推手。
作者為FSM(香港)投資組合管理及研究部總監。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