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南記粉麵網站。
上周六,未生約《賭徒翻身記》提及的Hugo及幾個網友吃午飯聊天,談賺錢、談未來科技走向、談國際關係,一談竟是一個下午,完全是始料未及,得著頗多。Hugo提及一句值得記住的話,大意是香港人完全沒中國內地那種消息、關係、資源、環境和人才,能創造一些非常大、令人振奮人心的公司,只能靠國內人流出資金才能把業務造大。
未生也有這樣的想法,近年來,香港本土上市公司只集中在工程、飲食、財經、傳媒、廣告、印刷和教育,但科技及工業類也很少,其中大多數也只在行業內知名,不過整體業務也不算大,大部分香港人不甚了解其業務運作。
但一年之始,當然不想這樣打沉香港人,故談談街邊看到的香港品牌,或者可能達上市門檻的公司。今日就談談一個米線品牌「香港仔南記粉麵」(下稱「南記」)。
雖然說「譚仔」和「譚仔三哥」這兩個最大米線連鎖品牌已給日本上市連鎖店Toridoll收購,但街邊還有很多零零散散的米線品牌,其中最大和最年輕化一定是「南記」。「南記」和「譚仔」也是家族企業,現時由八十後掌舵,據稱「南記」得名是其中一位祖父輩名字,當年在黃竹坑「推車仔」賣春卷、魚蛋粉麵,其後二代(即父輩)接手,開始轉入舖頭經營,生意穩步發展。2008年,第三代在和家人溝通後,開始接手生意,進行大革新,把品牌年輕化、產品流程化,分店潔淨化、味道多元化,逐步擴大在香港島米線業務市佔率,堪稱為「譚仔佔領維港以北,南記統治維港之南」。在2013年,南記開始北伐,強勢攻打九龍半島,逐步在旺角、黃埔、荔枝角、尖東及觀塘插旗,現時已經有19家分店,上年更開始在南韓發展,現時有2家分店。
根據未生吃過幾間分店的經驗,和譚仔相比,南記餐單非常複雜,加上需要自行捧餐,價格也較貴,對食客確實不方便,但吃下去就知道用料是較「譚仔」新鮮,加上飲品種類多元化,另外,也用上不少漫畫宣傳新餐單,感覺新潮。以譚仔數據推算,南記每年營業額估計應該有約3億元,以最近上市從事大眾餐飲連鎖店的嚐.高美(8371)的純利率10%計算,年利潤已經估計達到3,000萬元,已經超過創業板上市門檻。如南記真的上市,未生沒這麼叻可幫他搞上市,但一定做一股股東,因怪獸老婆和未生愛吃南記,其中春卷和辣豬肉應該給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