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2018-04-26 06:00:00

專出球王的阿根廷

分享:

阿根廷可算是最「歐陸化」的美洲足球國家,某程度上,你可索性當成他們是一支歐洲隊,那些美洲「魔幻」伎倆,更似是一種修飾,這個最早在南美洲大陸發展足運的國家,在最初,甚至不是用上「阿根廷」這名字,這𥚃也出產了3位球王——迪史堤芬奴、馬勒當拿,另一位當然就是美斯!而在60年代開始,當地也逐漸演變成兩大流派,分別有崇尚美麗的「文諾迪」派,以及支持務實功利的「比拉度」派,恰恰,文諾迪和比拉度分別領導阿根廷於78年及86年奪得世界盃。
 

英國人赫頓Alexandro Watson Hutton,是第一位有系統地將英式足球技術與理論引進阿根廷的人,同時也是阿根廷第一支足球隊Alumni的創辦人,後來更在1891年成立了阿根廷足球協會(AFA),而就在同一年,由赫頓大力促成的阿根廷聯賽正式展開,原來,這是世界上除了英倫三島以外,最古老的一個聯賽。

阿根廷曾有十幾年的時間用上Buenos Aires Team的名義,出外參加了不少比賽,直至1902年,才成立阿根廷國家隊。1911年,更和另一南美國家智利,一同加入FIFA國際足協(1904年成立),成為最早期加入、融入世界足球體系的南美國家。而阿根廷的足球,相較於其他的南美國家,更重視紀律與戰術,這也是接受了英格蘭人足球哲學的緣故。阿根廷的職業足球聯賽也發展甚早,在1931年已經職業化,相比巴西在1971年才真正發展全國性的職業聯賽,足足早了近40年。

一項調查資料顯示,阿根廷從3歲至70歲的男性當中,佔98%是球迷,其足協旗下屬會達三千多個,職業與業餘球員約四十多萬人,足球普及,帶來了阿根廷足球水平不斷提高,阿根廷國家隊兩次捧得世界盃,3次獲得亞軍。此外,阿根廷兩次奪得奧運會金牌、兩次銀牌,14次美洲盃冠軍,12次亞軍,還有一次洲際國家盃。

過去,阿根廷有很多出色的球員,退役後亦成為出色教練,這是阿根廷足球的寶貴財富。實際上,除了這些退役轉行的教練,該國也非常重視通過科學系統的方式,培養高水平的足球教練。阿根廷足球教練學校很多,阿根廷足球教練協會更成立於1963年,全國擁有註冊教練目前有12,000多名,全國各省共開辦了六十多間足球教練學校,主要招收前球員,學制兩年,第一年課程主要是足球理論、運動醫學、足球歷史、訓練方法、體能訓練、比賽規則、技戰術等,第二年學校會提供助理教練機會,結合實戰學習球隊管理、球隊心理和技戰術實踐等。課堂完成後,協會對其進行評估,合格者將獲得阿根廷足協認可的教練證書。提了那麼多,就是想指出,這個國度能成為球星出產地,並非單靠所謂的天才,歷史、經驗、完善配套,缺一不可!


洛倫素倡兇悍踢法
可是發展過程中,沒有可能一帆風順,令阿根廷警醒的,可說是1958年世界盃分組賽以1比6大敗於捷克腳下,頓時發現阿根廷那「慢條斯理」的技術風格絕對跟不上世界潮流,那種本來貼近歐洲之紀律性,早被美洲只顧細膩花巧「同化」了,因此痛定思痛,在62年及66年世界盃雖無突出戰績,但由洛倫素執教下踢法極其兇悍,比拉度球員年代正正是此種「球風」的代表人物,甚至傳言帶上「大頭針」上陣,或侮辱對方球員妻子,令對方冒火出腳被逐,那麼各位應不難理解,比拉度在86年領導阿根廷奪世界盃,但球王馬勒當拿的「上帝之手」令英格蘭先失守,正正是此主義的象徵,到90年世界盃,阿根廷狀態欠佳,憑的就是為求勝利不在乎場面要求,所以,他們當屆分組僅列第三驚險出線,16強遇巴西,捱打下憑金髮名將肯尼基亞一箭定江山,及後8強和4強,都要捱至互射12碼,幾經辛苦才踢入決賽,結果敗於西德,也算超額完成了;至於文諾迪這位備受尊崇的教練,雖然在1978年領導國家隊在自家門前奪冠,但過程相當漂亮嗎?並不全然,至少,那在第二圈狂數秘魯6比0(此宗懸案)得以憑得失球壓倒巴西進入準決賽,並最後奪冠!阿根廷足球特色之一,頗能審時度勢,無需理會外界風格要求,相反,在個人印象中,近年踢出最細膩進攻色彩的,是94年及02年世界盃,不過,卻是小組賽止步……

 

adblk6

比爾沙理念
回說文諾迪,其開展一派,有華丹奴、馬天奴及比爾沙等教練,尤其是比爾沙,他著名的3-3-3-1陣式,前場瘋狂逼搶,令如今的普捷天奴及哥迪奧拿等對其推崇備至,甚至高普,目前利物浦的行軍模式可能就是「比爾沙理念」之最大化,影響現代足球更大於其本人過去所加起之成就!那麼阿根廷適應力强、可以有歐洲人之紀律、能出產球王及好教練,那為何近年總是無法再進一步?

撇開1978年有主場之利的因素,在86年及90年兩屆反而是凝聚力最強,一次冠軍,一次亞軍,但實際上這兩屆整體並不太平均,只有像貝魯齊加、肯尼基亞,或突然冒出來的中堅布朗、門將哥高查表現神勇,配合球王馬勒當拿……以此推論,如今美斯身旁球星多出不少,理應助力更大,可是,從希古恩至迪馬利亞,從阿古路至奧達文迪,無一不是五星上將,各自對本身踢法已肯定,縱肯配合但未去到甘願為「一人」而當跑腿;另外,從早前兩場國際熱身賽所見,防線能力大受質疑,面對意大利及西班牙一勝一負,當然攻勢不少可後防低級失誤「太多」,分野只是意大利把握不到,西班牙則全數受惠(美斯和阿古路等這兩場均為座上客),因此也有傳媒以「頂級攻力,低級防守力」去形容之。若要解構,門將羅美路和卡巴拿路在各自球會(曼聯和車路士)均上陣不多,如與其他列強相比,如西班牙、比利時和巴西等無疑較「蝕底」,守將如奧達文迪、洛荷、摩利、法斯奧及麥卡度等,有腳下功夫卻非用波能力出色兼常犯「大意波」,較年輕的貝杜斯和泰利亞菲高上陣次數太少默契未建立,敢說一句,就算將整條防線搬入歐洲五大任何一個聯賽當中,也會危機不少!中場方面,老將馬斯查蘭奴聯同班尼加、碧格利亞等經驗、技術俱在;攻擊方面,說到底是如何配合美斯,另外,阿古路、希古恩、迪馬利亞本可組成最強鋒線,可是,如今的美斯也要前面有人開路,在巴塞隆拿,他有蘇亞雷斯,可在阿根廷,卻缺乏此角色,肯為球隊犧牲,在前線開山劈石之人,攻擊力仍強盛,只是未達完美。


盧斯素踢法顧全大局
其實話說回來,阿根廷這一眾天皇巨星,無一不是年過30或以上,像阿古路、班尼加等也29了,整季聯賽征戰頻繁,夏天仍保有多少戰力,就屬一個疑問了。本來,有新星及時冒起,可以帶來衝擊,但近期嘗試過的哥利亞(馬德里體育會)、柏雲(小保加)、梅沙(獨立)等俱仍未找到定位,沙維奧(賓菲加)、阿古拿(士砵亭)發揮也非穩定,反而來自巴黎聖日耳門的盧斯素踢法大路,技術雖非最突出,可肯走位配合,他就是偏向那類先為團隊而拋開表演時間之人,相信教練森派奧利也願意繼續給他機會。

阿根廷,就是一支優點和缺點都十分明顯之球隊,最後,他們還有一招——美斯。世界盃南美洲區外圍賽,阿根廷在最後數場,接連只能打和烏拉圭、委內瑞拉及秘魯,最後一仗必需要取下厄瓜多爾,結果在先失一球下,美斯連入3球反勝,得以晉身世界盃決賽周,此場球賽,美斯真的不惜一切,也只顧自己表現好了,只怕,在決賽周時,球隊的壓力壓垮了他!

美斯的成長,也是許多球迷睇波歷程之成長,但如果你是美斯或阿根廷的支持者,不用太擔心,這個國家的深厚足球發展,很快,新一批「巨星」又再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