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和報道均有流傳,兩支小學年齡隊伍為了「走線」,避開下輪對賽實力較強的熱門球隊而消極作賽,完美呈現了球隊上下對「勝利的渴求」,就是為了可以晉級到更接近冠軍,因此「好漢不吃眼前虧」。
對不起,我這樣寫出來也覺得無地自容,心驚膽顫,竟然有球隊真的,而且是屬於小學生的球隊可以付諸實行?真的是不敢想像。
是球員自己本身,還是教練下達的指示,這件事均不可接受,既違背體育精神,更向下一代傳遞了非常壞的訊息。
也沒有必要去詳述到底怎麼壞,若然有讀者覺得「積極不取勝」沒有問題,那我也沒有甚麼好說。最痛心的是剛剛全港市民看到足球代表隊在亞洲盃全力作戰,回頭卻傳出這種令人髮指的新聞。足總主席貝鈞奇說研究在足球訓練中加入「德育」,老實說連這些事情也要再教,恐怕要加入德育的不是體育訓練,而是整個教育制度,確保社會上不會有連基本尊嚴也不去尊重的人。
記憶中被揭發和熱論的「積極輸」是2012年的奧運羽毛球,國際羽聯後來取消了包括中國選手于洋、王曉理及韓國選手鄭景銀、金荷娜、河貞恩、金旼貞等8人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