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既然美斯的阿根廷在開賽前可被視為3大熱門之一,而與之齊名的C朗拿度雖更年長兩歲,但賽場上清晰可見,在短程速度爆發、來回衝刺、直接衝擊對手門將,C朗仍然是那個C朗,美斯的提速,威脅性卻下降不少;甚至各自靠攏著的隊友們,葡萄牙的星光更要燦爛得多,單單一位般奴費南迪斯,在阿根廷已遍尋不獲,加上貝拿度施華、魯賓尼維斯,無論整體或個人,葡軍更勝一籌,和巴西、法國比較也只在伯仲之間,就只因過去未曾高舉世界盃?
執筆時葡萄牙在H組已經2戰2勝篤定出線,距離小組第一(避免16強碰上巴西)目標不遠。教練費蘭度山度士領導下這支葡萄牙,已經完全摒棄了此前曾有過(去年的歐國盃)起用2名純粹防守中場踢法,首仗對加納只派魯賓尼維斯,次仗對烏拉圭派出威廉卡維奴1人負責攔截,球隊重心是尼維斯、般奴費南迪斯、貝拿度施華的細膩配合,可是葡萄牙的鋒線和教練想要的傳控風格並不合拍,球隊的漏洞要明顯比其他強隊更多。因此,對加納時「幾乎」臨完場前失到的第3球、一度遭烏拉圭狂攻猛打,這支葡萄牙,面對著稍有個人能力之對手,防務上未必輕易招架,但他們本來擁有極高質素……

C朗與B費成葡軍入球關鍵。
葡萄牙控球能力易下滑 後場現危機
教練山度士在中場使用多名技術好的球員掌控節奏,通過鋒線祖奧菲歷斯的活力及速度,令C朗更多空間選擇何時奔跑,也讓他的戰術價值可以分散到更長的比賽時間裡,而C朗回後策應,通過跟般奴或施華的配合後,自己又能第一時間前插入禁區,更重要的是傳球之後,他對於空間的洞悉能力很高,能夠抓緊對手防守上盲點。不過,祖奧菲歷斯喜歡盤球推進,C朗主打射門,但他們都不太習慣在帶球或者射門的時候兼顧球隊陣型,每次失去控球權後,中後場有時處於脫節狀態。而當我們發現,葡萄牙的控球優勢,一場只能持續半小時左右,因為中場球員會疲累、喘息,這個狀況,正正為要填補2位攻擊球員之未能兼顧,不知不覺間耗費更多精力,上半場對烏拉圭的比賽,葡萄牙的控球率高達70%,射門次數8:4領先,全場卻是15:11,只計下半場兩隊控球率已是50/50%(對加納的上半場控球率是佔了70%,射門7:0,下半場已降至52%,射門更是4:9)。這很好反映了隨著比賽的深入,葡萄牙的控制能力下滑,後場出現挺多危險!烏拉圭失利當然也有運氣因素,他們的反擊頗為厲害,上半場已有賓坦古亞跑足半場的超級突破,下半場落後時蘇亞雷斯及麥斯高美斯的「小禁區」內射中網側及擊中門柱,任何一次能夠把握,比數已是1:1,已非等到那個「爭議性」手球所致的12碼令葡軍領先至2:0……

中路防守仍靠39歲比比。
後防實力仍有不足
當中場也成不了屏障,便要依靠防線力扛,解構葡萄牙目前軍容,一前一後有C朗(37歲)和比比(39歲)兩位高齡球員,比比取代受傷的中堅丹尼路彭利拿,他經驗足夠豐富,但反壓開去之力已下降不少,加上其若也有傷,後備便只餘下年僅19歲的安東尼奧施華一名正印中堅,另一位主力中堅魯賓戴亞斯,近年被指風格未夠硬淨,個人角度則認為是稍欠領袖本色。以上這些問題,可能是葡萄牙未來淘汰賽階段的對手會很用心研究的環節……但相信,如葡軍最後能高舉世界盃,也絕非冷門之事,就看看那無法估量的運氣能否配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