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階段的孩童需要不同的照顧及教養技巧。自懷孕起,我常常從不同渠道學習為母之道。然而經歷了疫情這一年多後,我發覺良好的自我情緒管理是教育的基礎,甚至比起任何技巧來得重要。
有一段時間,我用不同的方法教左右仔認字,與他們閱讀、互相交換字條、外出時認識身邊的常見字、寫字帖等等……但有些字他們還是反覆忘記,我有幾次忍不住發怒,憤然丟下筆,說以後不再教他們的晦氣話。在這段時間,不單我在教養方面感到挫敗,他們的記性也不見得因為我的嚴厲而增強。
正當我思考還有甚麼方法可以更好教導孩子時,兩兄弟有一次因為小事爭吵,哥哥生氣得一邊流淚一邊丟物件,也不願聽別人的勸解。看著激動的哥哥,我彷彿看到了自己。若然我之前沒有經常發怒,哥哥未必會學起這樣的發洩方法。我怪責自己,也心疼哥哥,決定以後盡量有耐性,若要發怒也要管理表達方式。
孩子果然是一面鏡子。當我持續溫和下來,孩子變得開朗,我們關係也更加親密。在愉快的氣氛下,我教導時他們比之前敢於回應,理解和記憶能力反而有明顯進步,真是意外收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