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8-03-25 12:00:00

「中漿病」 – 都市人要提防

分享:

中漿病,全名為中央性漿液性視網膜脈絡膜病變,是一種黃斑病。它的發病年齡一般較輕,常見於20至40歲的人士。工作壓力大、經常挨更抵夜,都可能導致中漿病。而部分患有濕疹、鼻敏感、哮喘等敏感症的人士使用「類固醇」後,亦有機會引發此病。中漿病的病理與脈絡膜有關。脈絡膜在視網膜和鞏膜之間,含有豐富血管和色素細胞,主要負責供應養份及氧氣給視網膜外層,研究發現,中漿病的患者脈絡膜血管脹大,及出現滲漏,導致「黃斑點水腫」,影響患者的視力,患者看中央或焦點位置的物件會感到模糊。

大約七成的患者可以自己康復,不過,若病情一至兩個月後仍沒好轉、甚至惡化,則須接受「光動力治療」,透過低能量激光活化靜脈注射的藥物,令脈絡膜的血管收縮,減少滲漏及水腫。但治療後亦有機會復發,建議患者及市民平日適當舒緩壓力,患敏感症人士不應胡亂使用類固醇,若使用類固醇後視力出現衰退,應知會醫生。

曾有一名42歲的男士,因工作需要經常「通頂」。他本身患有鼻敏感,須使用含類固醇的噴鼻劑來舒緩病徵,惟用後發現其中一隻眼的視力明顯衰退,看東西模糊。醫生為他放大瞳孔,並進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眼底螢光造影的檢查,診斷為中漿病,建議他避免使用類固醇藥物或考慮接受「光動力治療」。那名男士停止使用十個月後,他的視力才回復正常。

adblk6

作者為眼科專科醫生陸藹晶醫生

 

圖1:中漿病與脈絡膜有關,導致「黃斑點水腫」 。圖片為中漿病的光學相干斷層掃描。

圖1:中漿病與脈絡膜有關,導致「黃斑點水腫」 。圖片為中漿病的光學相干斷層掃描。

圖2:中漿病的眼底螢光造影照片

圖2:中漿病的眼底螢光造影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