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取材自院舍虐待長者事件的電影《白日之下》上映,內容講述主角在捍衛院友尊嚴與公義時遇到的挫敗與無力感。故事中一位院舍職員平時表現冷漠、抽離、疲憊,卻原來一直是位明辨是非、內心承受著極大掙扎及羞愧的吹哨者。
道德困擾(moral distress)是醫護人員常經歷的「苦楚」,當事人明知何為正確的選擇,但礙於制度或環境局限而無法付諸實行。道德困擾除了影響精神健康,更會引發慢性痛症、頭痛、疲憊及失眠等症狀。2016年中大陳裕麗教授的一項本地調查發現,急症醫院環境中護士的道德困擾,主要緣於為遵從上級指示或家屬意願而向病者提供無效醫療,及目睹病人因而未能獲得最佳照顧所引起。
身為醫護人員,卻無法如自己期望般維護病者的最大利益,箇中的內疚及無力感有機會釀成公營醫療系統的人才流失。電影裡,一位曾在「問題院舍」工作的保健員,因感到洩氣而轉行到快餐店任職;現實中,2017年加拿大一項研究亦顯示,多達四分一內科駐院醫生曾因道德困擾而考慮放棄臨床職位。道德困擾有別於一般工作壓力,難以單靠靜觀等可提升復原力的方法來解決。
要緩解這個困局,可從教育入手:醫學倫理課在討論吹哨行為(whistle-blowing)中的道德判斷時,也應涵蓋吹哨者所面對的心理掙扎與自我關懷(self-compassion)。同時,培育醫護人員專業素養及人文關懷的教學不應只停留於表層的同理心訓練,而更須引導學生探討醫療團隊中可能出現的敵意工作環境(hostile workplace)、道德困擾等現實挑戰,藉此反思當身處惡劣環境時,如何能夠好好栽種自己的「心地 」。
致正在堅守信念的你。
作者為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助理講師王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