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生性視網膜病變」的眼底照片
血糖過高,容易傷害血管及引致血管滲漏,以至視網膜細胞的養分及氧氣供應不足,導致「糖尿視網膜病變」,俗稱「糖尿上眼」。此病初期沒有明顯病徵,但當患者發現視力開始模糊,便有可能已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視力可能永久受損。若病情拖遲,甚至會有失明的危機。尤其是高危人士,例如糖尿年期長(十年或以上)、血壓高、膽固朜高,腎功能受影響的人士,糖尿上眼的風險會比較高。香港眼科學會在2016年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本港只有37%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後一年內有接受眼睛檢查,這是不理想的。根據美國醫學指引建議,糖尿病患者在確診時就應進行首次眼睛檢查,並在以後每年驗眼。在香港,病人可以透過約見眼科醫生或參加公立醫院的年度篩查計劃,安排拍攝眼底照片,及早發現及治療「糖尿上眼」,以防日後失明的機會。
大型研究發現,三分一的糖尿病人有若干程度的糖尿上眼。若糖尿年期達20年或以上,高達七至九成病人會患有此眼疾。而「糖尿上眼」中最需關注的是「糖尿黃班水腫」及「增生性視網膜病變」,因這兩種情況會導致失明。總體而言,每十位糖尿病患者便有一位患上「糖尿黃班水腫」或「增生性視網膜病變」。若糖尿黃班水腫的病情不作處理,約四分之一患者會在3年內有中度視力損失,亦即視力降低一半。
所以,血糖控制是首要,及時作眼睛治療亦同樣重要。「糖尿黃班水腫」的治療以往有激光治療,但它只能維持視力,並不能修補視力。近年有新的治療——眼內注射血管內皮細胞成長因子抑制劑(anti-VEGF)或長效類固醇,它們能減少血液滲漏,助患者修復視力,治療效果會比傳統激光治療更有效;至於「增生性視網膜病變」,治療包括激光治療,而血管內皮細胞成長因子抑制劑(anti-VEGF)對治療此病的作用是近數年才開始受到關注。最近臨床研究發現,它的治療效果不比激光治療差,但卻可以避免因周邊視網膜細胞被激光殲滅而出現視野收窄的情況,但都有罕見的風險,例如細菌感染、視網膜脫落等,不過風險極低。若激光治療和眼內注射治療也不能改善患者情況,便要進行視網膜手術。
總而言之,糖尿病患者謹記要控制好血糖,避免併發症發生,亦需要定眼驗眼,及早提防「糖尿上眼」。
作者:眼科專科醫生黃禮文

「糖尿黃班水腫」的眼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