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佐治米高 (路透社)
佐治米高George Michael於12月25日家中安詳離世,終年53歲。他以雙人組合團「Wham!」出道,當中由他一手包辦作詞、作曲、配樂和主唱,名曲有《Wake me up before you go-go》、《Last Christmas》及《Careless whisper》等等。
後來他選擇單飛,型像大改完全拋棄了之前偶像外表的George Michael,故意不刮乾淨留起了鬍渣、穿起皮衣加皮手套、大墨鏡和穿著割破牛仔褲,刻意告訴你不要只留意看他的臉,而是用心去聽他的歌,這舉動啟發了很多人,也包括我。
1987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Faith》,其中一首話題之作就是《I Want Your Sex》,因為話題敏感,當年一度被禁播,但因禁播而令作品更加熱門。只戴一個耳環的他,年輕人覺得很酷很時髦,更有人群起仿效,而那其實是同性戀的標誌。
1998年4月7日,他因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比華利山一個公園的公廁內,涉淫穢罪被捕,事件後他向CNN承認同志身份,正式出櫃說:「對於別人知道我同男人發展戀情,我沒有問題。我不覺得羞恥。只是因為如此公開我的性取向感到愚蠢、鹵莽及懦弱。但我不感到羞恥。」
他可以說是首個行出來表示同性身份的英國音樂人,而在12月26日台灣婚姻平權修法初審通過。有關同性婚姻平權的《民法》部分修正草案,於26日在台灣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首度進入法案逐條審查,並在中午初審完成,送出委員會。初審完成後仍須進行朝野協商,並經院會表決,預期最快要到明年2017年4月才能進入三讀程序,台灣要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有望,但仍會遇到很多阻力。
究竟同性問題有多可怕,為甚麼選擇單身的就不可怕?同性的朋友最少敢於表現愛和被愛,和異性戀者一樣享受著愛的權利,做著異性戀者會做的事,而選擇單身的,卻和異性戀和同性戀者背道,選擇與異性戀和同性戀者不一樣。那究竟是同性戀有問題,還是選擇單身的有問題?如果異性戀者是沒問題的話,同性戀者一定沒問題,因為異性戀和同性戀者都做著相同的事。
那選擇單身的有問題嗎?我想很多異性戀者都應該說沒問題,如是這樣,請也用同樣的標準看同性戀者。那有問題的會是誰?應該是那些有著雙重標準的異性戀者。如你也有同感,請轉告或轉發這文章給有需要的朋友,特別是那些有著雙重標準的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