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2-05 12:30:00

保障全民健康 HIV檢測應納入常規身體檢查

分享:
HIV檢測

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HIV)是一種影響身體各個器官的病毒,對整體健康構成威脅。因此除了感染病專科醫生外,所有醫生以及市民,均需加深對HIV的認識。香港愛滋病醫學會(HKSHM)積極與各科醫生交流,冀能共同提升對HIV的認識和理解。

香港愛滋病醫學會成立之初,並與多個非政府組織(NGO)合作,共同向大眾傳播關於HIV病毒及愛滋病的正確訊息。我們的目標是確保此領域內的知識交流能夠與時俱進。

 

持續用藥令病毒量難以檢測

近年醫學界大力宣揚「U=U」(Undetectable equals Untransmittable)概念,即是測不到等於傳不到,是指HIV患者透過藥物治療將病毒載量持續維持在檢測不到的水平時,他們通過性接觸傳播HIV的風險為零。這一重點在預防和治療HIV方面具有深遠意義,只要患者持續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其健康狀況有可能恢復至與健康人士無異,能夠正常工作、結婚和生育。其次,這也有助保護患者的伴侶。從社區的角度來看,推廣「U=U」概念將有助於降低感染人數,對公共衛生產生有積極影響。

今時今日,要達到「U=U」目標並非極其艱難的事,原因是新一代抗病毒藥物可將病毒數量降至檢測不到的水平。與30年前的藥物相比,新一代藥物副作用大幅降低,患者較少因為副作用而停藥。新一代藥物在過去十幾年中不斷改進,現在只需一天一次,每次一粒即可,令病人更願意持續服用,因此病情控制得更好,從而實現「U=U」效果。

adblk7

曾有性行為已值得檢測

借助去年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的契機,衛生署紅絲帶中心聯同多家NGO和專業團體,包括12間協辦機構和10間支持機構學術機構,開展香港首個「HIV測試月」,透過喚起全港市民對愛滋病病毒測試關注,及便利大眾透過多種不同途徑輕鬆和便捷地檢測,以推動HIV檢測普及化。希望讓公眾認識到,普羅大眾只要曾有性行為,同樣存在感染風險,鼓勵大家至少進行一次檢測。如有高危感染因素,則應定期檢測。於為期一個月的活動中,多家NGO機構推廣HIV快速檢測服務。即使活動已經完結,市民仍可在衛生署的HIV檢測服務網站(www.hivtest.gov.hk)匿名訂取自行檢測的試劑盒,或預約愛滋病輔導及測試服務。

adblk8

舉辦活動的另一目的,是減少大眾對HIV的誤解和歧視。仍有市民認為蚊蟲叮咬、擁抱、接吻或共用餐具等行為會傳播HIV。以及許多市民不認為自己有感染風險,因此從未進行過檢測。在香港,由於文化因素,普遍認為只有多重性伴侣人士、同性性接觸者、吸毒者和性工作者等特定人群才需要檢測。然而,在世界衛生組織和許多國家中,HIV檢測已視為普通身體檢查的一部分,並非僅針對少數人。

 

認識HIV症狀及早求醫

更普遍的例子是發燒,皮膚出疹,肺結核,反復出現的帶狀疱疹(俗稱生蛇)亦可以是感染HIV的症狀之一,如醫生及市民大眾能夠提高警覺,及早識別出情況異常的患者並建議檢測HIV,便可盡快控制病情,避免併發症出現。

目前HIV已成為一種長期病,就像糖尿病和心臟病等,只要透過早期發現和適當治療,HIV患者也能過上健康而且正常的生活,結婚和生育,不必受疾病殘害身心。

作者為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鄺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