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自1987年開始有第一種藥物,到了1996年,高效藥物治療(或稱雞尾酒療法)面世,治療效果大大提升。時至今日,藥物效能、副作用和耐藥性都有顯著改善,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HIV)患者只要及時確診與治療,已能輕易控制病情。
HIV病毒會潛伏在身體內,雖然可用藥物控制,惟一旦停藥,病毒就會繼續複製,故此病人必須長期服藥。以往的雞尾酒療法,病人每天也要服用十多粒藥,對生活及心理帶來很大負擔。另外,舊式HIV藥物可導致許多副作用,也因控制病毒不佳而出現愛滋病併發症如其他感染及癌症等。幸好到了2007年,已出現每天只吃一粒的複合藥物,治療的簡化程度非常高。另一方面,昔日治療目標僅是延長生命。但隨著藥物進步,HIV治療第一大目標是控制病毒,第二大目標是提升免疫系統。
感染初期治療效果最佳
當然,要按病人受感染後多久開始用藥而定。如果病人一感染便確診,繼而盡快用藥,提升和恢復免疫力的機率就會更高。有患者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感染,至今已有一定年紀,雖然身體機能逐漸衰退,但愛滋病病毒仍然受控,整體健康良好。
另外,我們亦希望藉著治療減少併發症,以及提升患者生活質素。感染HIV的人士,只要血液裡測不到病毒,理論上可生活得跟其他人一樣,亦不會透過性接觸傳播病毒,生兒育女也不成問題。這就是所謂的U = U(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測不到=傳不到」的原則。
愛滋病藥物治療較其他疾病相對簡單。不管是早期,即免疫系統未受損或未有併發症,或是後期,即免疫力下降或有許多併發症,治療方案並無太大分別。不過,醫生也會有其他針對性考慮,例如病毒數量多寡、CD4(T淋巴細胞的白血球,指數降低可令人喪失免疫能力)水平情況等。此外也要了解患者可有共病,假設患者同時有乙肝炎病毒感染,處方藥物時就要覆蓋此病。
抗藥性源於未能準時用藥或停藥
HIV藥物的效果可維持約24小時,所以才需要每天服用。當然,一年一次忘記吃藥或延遲太久吃藥,對整體治療效果或抗藥性風險極低。不過,如果病人經常忘記吃藥,或未能每日定時服藥,便會增加抗藥性風險,需轉用二、三線藥物。現時有少於5%的患者需使用二、三線藥物,再參照每年呈報的個案,最常見的年齡群組是30至39歲,其次是20至29歲。假設這麼年輕已使用二、三線藥物,長遠療效及副作用也會較差,從而降低存活率。
其實一線藥物的服用方法已比以前簡單,效能高而且抗藥性、副作用極低,因此最大的障礙是心魔,患者要放下對疾病的偏見,便能坦然用藥。對於治療HIV,醫學界已取得很大進步,但仍要持續研發新藥物,例如是可直接提升CD4的療法,便可幫助患者提升免疫系統能力。另外我們也需要提高公眾對HIV的認識,消除歧視,才可讓更多患者正常地生活。
香港愛滋病基金會為患者提供服務
香港愛滋病基金會的宗旨是遏止愛滋病病毒在本港蔓延;一直以來,基金會積極推行愛滋病預防教育、為受愛滋病病毒感染或影響的人士提供所需服務,以及竭力締造一個和諧、共融和彼此接納的社會環境。如希望了解更多或尋求幫助,可聯絡基金會:aids.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