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為中醫特色療法,是按照「春夏養陽」和「冬病夏治」的理論建立的療法。主要在炎夏7月至8月進行,通過借助一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之陽氣,利用辛溫助陽的藥物,例如麻黃、細辛、白芥子等,在身體相應的穴位上進行敷貼療法。天灸能使局部皮膚充血,甚至起泡,可達鼓舞經絡之陽氣,增強抗病能力,扶正祛邪之效。另外,天灸亦可在冬季的「三九天」,即約12月下旬至1月進行。「三九天」為寒氣最盛之時,此後陰極陽長,天灸能在此時借助陽長的趨勢,加強「三伏天」天灸的治療效果。
過敏性鼻炎,又稱鼻敏感,屬於中醫「鼻鼽」的範疇,而香港有四分之一的市民都受到鼻敏感的影響。在中醫的角度,鼻敏感的病程較長,容易反覆發作,病性多屬本虛標實,多因肺脾腎虛,衛陽不固,容易受風寒之邪所侵,犯及鼻竅,津液停聚阻蔽鼻竅而發。鼻敏感好發於春秋兩季,故多稱為冬病,而患者多為虛寒體質,尤其在換季時期,容易出現流清涕、鼻癢、噴嚏、鼻黏膜水腫、蒼白等症狀。
鼻敏感以陽虛、虛寒為特點,天灸能借外界之陽氣,加上助陽之中藥,溫補患者之陽氣,以治療鼻敏感之根本,減少鼻敏感復發。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參加天灸前,建議先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作者為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南區)註冊中醫師林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