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8-01-25 06:00:00

實踐「預防勝於治療」

分享:

「預防勝於治療」是一個差不多每個人都曉得的簡單道理。對於所有疾病而言,在病發時開始接受治療,需要花費的氣力及資源,遠比病情變得好嚴重或危急時去治療更少。

 

雖然如此,但實際在臨床經驗上,往往要將「預防勝於治療」付諸實行是非常困難,因為往往都以不同的「阻礙」作藉口,最常見的就是要面對因疾病所帶來的風險。


吳婆婆(化名)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患有心房顫動已經約10年,每次覆診醫生都只是為她處方阿士匹靈,以為阿士匹靈是可以預防心臟血栓形成或中風。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我為吳婆婆進行心房顫動篩查,知道她已患有心房顫動多年,但都只是服用阿士匹靈,所以希望能與婆婆詳細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原先婆婆答應星期五回來覆診,但最後都沒有出現。後來,護士找到婆婆的家人,並知道原來婆婆星期三因急性肚痛及大便出現大量瘀血而被送到醫院,並需要在深切治療部以呼吸機維持生命。


原來吳婆婆的血管被心房顫動所引致的瘀血完全堵塞,引致壞死性腸中風,更已在星期四晚上逝世,非常可惜;如果吳婆婆能早些知道更多詳細的資料,得到更合適的治療,就可以避過這個結果。事實上,要真正幫助到病人及讓他們清楚明白自己的病情是一件很費心神的事,但只要能看見他們得到健康,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