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不整,每100人中就有1人患上,年齡愈大風險愈高,最大威脅是有中風的風險,或致終身殘障,甚至要長住院舍。大部分心房顫動是沒有病徵的,所以診斷一般較遲,數字顯示,平均每10名因心房顫動中風病人,便有3至4名直至中風時才發現患心房顫動。
數年前有一項篩查計劃,安排65歲以上、患糖尿病、高血壓人士接受心電圖檢查,以找出全無心房顫動病徵的患者,再安排他們用藥。但因資助有限,相關藥物須自費,每月約600至1,000元不等,經濟條件較差的患者便難以負擔。
其中一名患者是60歲的外籍家傭,但她對於用藥非常掙扎,因藥費佔其幾近四分之一工資,為了其健康,我們還是要求她能盡快用藥,否則,每年便有約4%機會中風,非常危險。
醫生解釋完後,幸好她未有拒絕,更問:「在菲律賓有無這款藥呢?」原來她快退休了,希望回鄉後仍可用藥,而醫護人員亦回覆她當地有這款藥。之後,她再告訴我們一個故事:她20年前受聘來港照顧一名中風的長者,眼見老人家無法自理,起居飲食要依賴他人,長期情緒鬱悶,令她深明中風的可怕,所以即使藥費較貴,她也願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