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提供)
小慧在居住的屋苑是出了名大力又大聲的。任何人見到小慧,也怕了她。她個子小小,但出拳的力度卻很大,就算媽媽要阻止她打人,也需要出盡所有的力氣。
而小慧最常襲擊的人,便是一直照顧她的外婆。只要外婆說錯話或不同意她,她便無名火起,先跟外婆吵鬧,然後便會動手甚至找衣架來打外婆,外婆只好逃出家門,但小慧仍然不放過她,走到電梯大堂,由保安出手制止,才停下來。
到了晚上,媽媽回家的時候,她又好像沒事似的。小慧說:「我有打人嗎?我忘記了。」媽媽說:「你忘記了?外婆的額頭受傷了,現在也不敢來我們家了。」
媽媽在面談室中說:「你不可以有一點耐性嗎?外婆是老人家,她說甚麼,你都答應便是。」小慧說:「你即是要我講大話……你根本不愛這個家,只顧著錢、錢、錢。」媽媽聽到小慧這樣說也變得很憤怒說:「如果我不愛這個家,我今天不會來,我不愛這個家,我就不去上班。」小慧說:「你回到家,一點也不開心,常常說工作忙碌,回來便睡覺。」媽媽說:「那有這樣的事。」
小慧的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因病離逝,一直由外婆照顧,而媽媽便外出工作。小慧還小的時候,跟外婆相處得很融洽,直至小學四年級,只要她不滿意外婆的回應,便像隻憤怒鳥一樣,很容易發怒而出手打人,每次也要媽媽提早回家處理。
媽媽說:「其實我媽媽年紀大,有時也很固執,不會聽我的話,我也只好默默接受。」小慧聽到這裡忍不住說:「怎可以忍,成日給外婆欺負,只有我敢為你出頭。」媽媽說:「我不需要你幫我。」
看似是一個充滿憤怒的孩子,個性衝動,但從她的說話,又似乎不是為自己的事而憤怒,反而跟外婆的拉扯中,卻處處像為媽媽而出頭。或許孩子也難以分清是自己對外婆的不滿,或是為媽媽抱不平,這樣的三角關係令孩子動不動便打人,動不動便破口大駡,而有趣的是當女兒說出一些粗俗說話去駡外婆時,媽媽卻坐在一旁不說一句話,直至小慧想動手,她才平靜地說一句來阻止孩子的行為。
如果要讓這「憤怒鳥」能正常地表達她的情感需要,媽媽及外婆必須先明白孩子的情緒是怎樣來的,而她們的母女關係又怎樣跟孩子的情緒有關,這樣或許才能讓這孩子從憤怒中釋放出來,慢慢學習處理自己的情緒,而不需要過分投入成人世界的關係中。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