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網上熱播一名年青人對父母的「控訴」,說甚麼當孩子在艱苦的時候,為甚麼你的父母不為你抹汗。」這一句令我感到莫名其妙,如是對一個8 歲的小孩來說,還可以接受。但對象卻是18至25歲的青少年,不禁一問,如果因為父母不為孩子抹汗而憤怒,要怎樣的家庭關係,才有機會養出這樣的孩子?
記得有一次在快餐店中吃午飯,聽到坐在同桌的一對約20多歲青年男女的對話。
女:「每天返工選衣服,很麻煩。」
男:「真的嗎?每天我媽也會給我選衣服上班,熨得直直的。」
女:「不是吧?你媽真是好。」
男:「每晚我上床睡覺,媽媽會入來把我的拖鞋鞋頭調好方向,早上起來一穿便是。」
女: 「真的很令人羨慕!可惜我父母不會這樣體貼。」
男的在家得到的待遇,已令人覺得難以理解,女對男的羨慕更令人擔心,我們這一代孩子發生甚麼事。
最近遇到的幾個青少年卻跟剛剛相反,他們都是抵受不了父母的情感過分投入在自己身上,而以各樣的方法去表達不滿,有時完全斷絕(cut off)與父母接觸,有的以極度惡劣的態度回應父母,有的更跟父母事事對著幹,父母以為他們是不成熟的青少年,而沒有看到他們在情感上的掙扎。
表面看似是不近人情的年青人,事實卻是沒辦法面對父母那泛濫的情感關注,無論是甚麼原因令父母之間,只專注關心孩子,而一步一步地緊貼著,孩子的情緒也成為父母的情緒。有一個媽媽跟我說:「看到兒子不開心,我便一整天也很不開心,我不斷偷聽兒子在房內的動靜,一步也不會離開。」
家庭關係中的界線(boundary)是需要隨著孩子的成長需要,而不斷的改變,如一直還把已是青少年階段的孩子當作8歲來看待,相信只要是有獨立思考、有自主能力的年青人也會逃避父母的「關心」,而捍衛自己的空間。如父母能明白這一點,他們的專注點便有機會離開孩子而投入跟丈夫或妻子的關係上,比起幫孩子抹汗這不是更有愛孩子嗎?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