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3-07-29 06:55:00

房顫與中風

分享:

一直以來,醫學界都非常重視心房纖顫患者的診斷與治療,其中一個著眼點,就是如何減低此症為患者帶來的中風風險。

先說明一下房顫與中風的關係︰房顫患者心跳規律持續不穩定,容易令心房產生血塊,當血栓經血管「彈」至腦部血管時,容易將之堵塞,造成腦中風。醫學研究發現,房顫患者出現缺血性中風的機會,較一般人大大高出7倍。

中風對患者帶來各種長遠甚至永久性的身體機能破壞,包括肢體麻痺、半身不遂、感官及語言能力受損,以至記憶力或思考力衰退等,不少中風患者會失去部分甚至全部的自理能力,長期臥床下,更可能增加肺炎、感染等嚴重併發症,一年內的死亡率,可高達五成。

雖然房顫與中風的關係密切,但綜觀港人對房顫的認識,暫時仍有待加強。早前本港曾有一項醫學研究發現,受訪多名患房顫逾5年的病人,全數不能正確指出自己所患的是「心房纖顫」,亦只有約半數能正確辨識房顫的主要病徵。

我們認為,要減低以至預防房顫及相關的併發症(如中風),便先要市民對有關疾病加深認識。其實,現時各類控制房顫病情、預防中風的治療方案及藥物推陳出新,效果理想,若發現自己或身邊人出現房顫病徵,應盡早安排接受心臟科醫生診斷。

adblk6

作者為心臟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