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3-08-05 06:55:00

房顫藥物與飲食「相沖」?

分享:

心房纖顫(房顫)的患者,因心跳規律不穩定,中風風險較常人大增,因此,及早診治房顫便更為重要,近年醫學界為治療房顫訂下兩大目標︰維持「竇性心律」(即規律的心跳頻率),以及嚴防房顫引發的中風。

心臟科醫生經診斷後,很多時都會為房顫患者處方抗凝血藥物,供他們長期服用。以傳統的抗凝血藥物「華法林」為例,其藥理是透過抑制肝臟利用維他命K,達致減低血液凝固的功能;適當使用「華法林」等傳統抗凝血藥物,可一定程度上減低心房纖顫病人的中風機率。

但問題來了︰這類傳統藥物的用法,限制較多,例如在飲食上,需特別小心與華法林「相沖」的食物種類,例如菠菜等含豐富維他命K的蔬果、菇菌類食物、動物肝臟等,不少藥物(如部分精神科藥物等)及中藥,亦會與華法林產生藥物相互作用,因此病人在選擇飲食上,需要極為謹慎。除此以外,使用華法林的病人,需由醫生緊密檢查血內凝血分子的水平,調校準確的藥物劑量,否則藥量過高,會導致血液難以凝固,增加出血風險;藥量過低,則不能發揮防中風的效果。

adblk6

最近本港引入新一代的抗凝血藥物,如「利伐沙班」等,藥效與華法林相若,但毋須戒口,可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作者為香港港安醫院心臟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