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最廣為人知的健康風險,在於「電磁波」的輻射。上周已簡介過。
至於電磁波對人體有無害,則要看其射頻(又稱無線電頻率)。電磁波按頻率可分為兩大類,它們有截然不同的輻射:
一、游離輻射
波長短、頻率高,屬於高能量的電磁波。它會從原子和分子中剝離電子,產生分子變化,影響生物組織,例如DNA。若人體吸收過多,有可能產生細胞變異、傷害。
例子:X光、放射治療、紫外線、伽馬射線等。
二、非游離輻射
波長較長、頻率較低,屬於低能量的電磁波。它不會產生分子變異,所以不會直接造成細胞或人體組織的破壞。
例子:日常接觸的光、電視或電台廣播、手機傳訊、紅外光、微波爐等。
這即是說,手機的電磁波不會直接傷害人體。「真的嗎?為甚麼電話用了一會兒就發熱?」
手機發熱,是因為手機內的電池持續運作而產生熱量。手機的電磁波並不能打破人體內的化學鏈而造成傷害。
「微波爐不就是利用電磁波,為食物加熱的嗎?手機會不會也差不多?」
不同。手機的電磁波能量,比微波爐低得多,所以產生的加熱效應很少。根據研究,手機接收器附近的人體組織會有輕微的溫度上升,但不超過1℃(攝氏度)。由於人體組織有血液流通,可以將熱量帶走,所以不會構成影響。只是,人體有兩個器官需要特別注意。
下周續談。
(「手機與男性不育」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