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4-01 04:29:45
日報

搔出禍

分享:
搔出禍

搔出禍

父母見到孩子不停搔癢時,第一個的反應便是叫孩子停止。但肯定孩子不會理會的,因為就算換著父母自己,真的痕癢發作時,根本不能夠自控。對於醫生而言,搔癢除了要找到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盡快止癢。因為原來不停地搔癢,皮膚會出現一系列問題。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父母有時為了抗拒醫生用藥,而用一些不太有效的方法去止癢,但往往導致情況惡化,繼而出現後遺症。所以希望大家多了解,然後作出針對性的處理。

「水滋」反應:這種類似水泡的皮膚反應多數出現在手指和腳趾的位置。由於重複摩擦,皮膚會出現一些小水泡。有些人誤以為細菌感染,又或水泡穿了便會康復。這一切其實徒勞無功,因為真正的問題還是騷樣本身。

adblk6

毛囊發炎反應:這是皮膚不停地摩擦之後,毛囊出現的一系列反應。起初毛囊會因為不停的物理刺激而腫脹;之後情況繼續會造成毛囊非感染性發炎。如情況惡化,凸起發炎的毛囊便會破損形成一點點的傷口。由於排列整齊,有點像乒乓球拍的正膠粒樣子。由於沒有牽涉細菌感染,抗生素藥膏並沒有效。

苔癬化反應:可算是毛囊發炎後續的反應。當情況惡化,被刺激的位置再不是只是毛囊,而是整塊的皮膚。皮膚感覺到「不安全」時就會將該處的角質層加厚,目的是保護不停受傷的位置。苔癬化的皮膚其實很不正常,只要有一些刺激,如天氣轉變,就會突然間變得痕癢,而搔癢只會令苔癬化繼續惡化。要真正解決問題,就要從如何控制病人去搔癢該處,以及如何控制發炎去處理。

以上的情況說明,在痕癢的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忍耐不住去搔癢敏感的皮膚,令皮膚出現結構性的變異。如果情況輕微,會自行慢慢改善,但很多時已進入惡性循環。所以,如不靠口服和外塗的藥物去配合控制的話,一般情況並不會自然好轉,而是會慢慢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