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8-06-25 07:00:00

攝取礦物質 要不多也不少

分享:

除了「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蛋白質」(Protein)、「脂肪」(Lipid) 及多種「維生素」(Vitamins) 外,人體健康還需要少量「礦物質」(trace minerals),包括鋅(Zinc)、硒 (Selenium)、碘 (Iodine)、銅 (Copper)、鉻(Chromium)、錳 (Manganese)、氟化物(Fluoride)及鉬(Molybdenum)。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為每種礦物質建議每日攝入量,又同時設有上限;缺乏某種礦物質可影響健康,過量亦有風險。

有兩種遺傳性疾病致基因突變阻礙礦物質吸收,其一是令「銅運輸蛋白」(Transport protein of copper) 出現問題,腸道未能攝取足夠的銅(Menkes disease),可引致貧血及脊髓神經問題。另一種則是令「鋅轉輸蛋白」(Transport protein)出現問題,影響腸道正常攝取足夠的鋅,缺鋅可導致兒童發育遲緩,性腺機能減退、精蟲減少、脫髮、味覺受損、免疫功能障礙、夜盲症及傷口難癒等問題。

另外,碘質不足會令甲狀腺脹大(Goiter),引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症」(Hypothyroidism),影響兒童生長發育,可引致認知障礙。

尚有硒質缺乏,這個則較罕見,在中國,部分地方缺乏硒,當地居民缺硒,引致「心肌病」(Cardiomyopathy) 及「肌肉病」(Myopat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