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7-02-13 06:00:00

智能科技監測心律

分享:

智能手機十分普及,其用途早已不止於通訊。利用智能科技監測健康的功能愈趨先進,現在我們甚至可以透過手機做簡易心電圖,初步診斷心房顫動,在社區及早找尋隱形房顫患者,透過適當治療,減低市民中風風險。

你或許十分好奇,手機何以能夠檢測心跳?現時有一種輕巧的手提心電圖檢測儀器,可進行簡易版的心律檢查,足以作為心房顫動的社區初步篩檢工具。使用時,只需將雙手手指同時按著檢測儀器,30秒後,手機應用程式(app)便可將超聲波數據轉化為心電圖,顯示出自己的心跳狀況。

香港利用此種e-Health智能科技走得較前,現時已有兩個大型的心房顫動社區篩查計劃順利完成。其中「測隱知心」在2015年開展,至今已篩查10,737名年逾50歲以上市民,發現267人患有心房顫動,其中三成屬隱形患者,反映利用智能科技進行社區篩查,能有效尋出隱形患者,令他們可更快得到初步確診,早一步採取措施,求醫跟進。

要尋找心房顫動患者的初衷,是希望及早提供適切治療去避免他們中風,因為即使醫治中風的技術再先進也好,防止中風的發生才是治本。
(心房顫動系列之二)


作者為「測隱知心」長者外展大使計劃醫學顧問團隊召集人及心臟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