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提供)
小敏的焦慮症,令她無法上學,每天也留在家中,爸爸媽媽輪流陪伴。 媽媽說:「可能小敏對自己的要求太好,時常怕考試考得不好,所以有這個病。」爸爸說:「你懂甚麼,你又不是醫生,我已經叫你不要時常出外多關心女兒,你卻時常不在家,才令小敏發病。」
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小敏卻往後挨著閉上眼睛,像沒有任何感覺似的。媽媽似突然間有所意會說:「不要吵了,小敏不喜歡我們爭吵的。」爸爸聽到後也不再出聲。
小敏說:「我有這個病才可以令爸爸媽媽不再爭吵,也令他們不會強迫我做我不喜歡的事。我覺得只有這個病才幫到我。」
媽媽說:「傻孩子,我跟你爸爸其實沒有甚麼問題,只是喜歡甚麼事也爭論不休,吵過便沒事的。」小敏說:「你們每次吵架,也把我牽連入去,爸爸罵你,你罵我。又說不是為了我,一早已經離婚了。」媽媽說:「但也不需要因為我們爭吵,而弄出這個病。」
小敏淡然說:「我已浪費了15年,每天聽你們吵吵鬧鬧,我還有甚麼出路?」
要用自己的人生來停止父母之間的衝突,外人看來是很傻又可惜的做法,但對於這樣愛家的孩子來說,卻似乎是理所當然的選擇。孩子不但不能好好學習,更難發展自己的社交生活,每天只是投入父母的矛盾當中,作為父母也習慣以激烈的方法爭吵,而忘記了孩子聽得到也感受到父母間的張力及解決不了矛盾的痛苦。根據很多西方的研究顯示,長期在父母的矛盾中生活的孩子,很容易身體出現毛病如心臟病,甚至出現情緒問題,社交困擾等問題。
當孩子想再投入外面的世界又談可容易呢!父母是否真的要等到孩子出事才可以停止爭吵呢?如果不想這樣,或許父母要好好地處理二人之間的關係,不讓孩子牽涉其中,令孩子放心地往外闖世界。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