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性紅斑(Erythema nodosum)指在皮膚下長出、幾厘米又紅又熱的圓形腫塊,通常長在脛前(即膝蓋到腳踝的地方),左右兩邊同時受影響,患者會感到痛楚。在紅斑出現前,部分病人會有發燒、疲倦、關節和肌肉痛等病徵。此外,大腿和手也有機會受累,但情況較罕見。患者多為二、三十歲女性,但其他年紀的人士亦有可能患上。

結節性紅斑主要是由於皮下的脂肪層發炎,即脂膜炎(panniculitis)所導致,超過一半的患者是原發性,即沒有特定致病原因;但有部分病人是由於某些刺激因素,例如病毒感染,令免疫系統過度活躍引致發炎,在此情況下,結節性紅斑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先兆。如果患者有喉嚨痛,便可能是鏈球菌感染;若病人有咳嗽和氣喘,便要考慮是否患肺結核病;或病人出現肚痛和肚瀉,醫生便需要考慮炎症性腸病的可能性。此外,不少免疫系統病,例如紅斑狼瘡、結節病、血管炎和白塞氏病等,也會導致脂膜炎。
一般情況下,醫生可透過臨床檢查和驗血診斷,並找出隱藏的疾病。如果病徵不明確,醫生會考慮取一小部分皮膚組織來檢查。大部分患者服用消炎止痛藥後會有改善,紅斑一、兩個月後消除,但小部分病情較重者,紅斑可能維持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此外,醫生也會從根本著手,同時治療誘發結節性紅斑的基本原因。
作者為風濕及內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