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1-12-07 17:30:00

自由騎士

分享:

學期尾聲,有學生走來投訴團隊中有同學是「自己騎士」(free rider),也有學生因團隊合作不順,突然被隊員趕出組,結果死線前自己拼命做一份交貨。本來學科加入團隊功課,是希望同學學習與人溝通合作,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取長補短,達「至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美滿成果,可是最終總有一些組會交出劣質成果,對這些劣質團隊成果,社會心理學中也有不少解釋,例如上一篇提到的團體迷思 (Groupthink),指出凝聚力強的團隊合作,也未必一定是好事,因為太在乎和諧共識,也可能失去尖銳及批判的思考討論,令最終的判斷偏頗不智。而以上同學匯報的問題,又帶出另一種引至團隊功課不理想的狀況。

Ad Block

「自己騎士」(free rider),是同學在團隊合作中不大出力,讓組員承擔自己的工作量,而最終又可以享受交功課所得的分數,這個現象,社會心理學家稱為社會性懈怠/社會惰化(social loafing) ,指相比在個人負責的項目,個體在團隊中會減少自己付出的努力,依賴其他人去為項目出力,而最終仍可坐享成果。這是因為個體感到自己的努力及表現也不易在團隊項目中被辨認,而職能分散至小組不同成員後,最終項目的成與敗,又未必跟自己的供獻多少掛鉤,因此,為了交功課而建立的短期小組,未必有很大動力為團隊盡力。

Ad Block

有針對社會惰化的研究測試可以鼓勵小組成員合作動機及努力的方法,例如獎賞設定,包括第一設定(獎賞國家):小組勝出全隊人皆有獎金,每位組員會平分獎金;第二設定(獎賞個體):每人在小組崗位中,跟其他不同小組對比,表現最佳的會得到獎金;第三設定(獎賞團隊及個體):每人在小組崗位及小組整體表現合計最高分的,會有獎金,這是推動個體關心自己及團隊兩方面的成果。結果顯示第三設定較其他兩個設定較佳,加人個人及團隊元素的獎賞設定有助團隊整體表現,因此,老師在設定分數時可思考是否可以設計團隊及個體兩項評分。

Ad Block

因為不希望同學太在意如分數這種外在的學習動機,筆者過去反而鼓勵同學思考個人與團隊成功的關係及付出努力的內在價值,例如個人的優越成功並不會令團隊成功,但人人都社會性懈怠小組就注定失敗,要好好記著課堂學過的知識,要把團隊功課看作自身的功課去做,只有盡力而為才能提升整體表現,而積極參與團隊項目亦會同時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論是學術上及人際合作技巧)及知識,那是比拿分數更具意義的,畢竟在筆者眼中,接受教育,最終是學習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珍惜自己,關顧別人,那是跟分數不同層次的回報。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