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變白,是年紀漸長必然出現的生理表現。在《黃帝內經》中記載,男女分別大概於48歲及42歲就會出現頭髮變白的情況,這是由於人體腎氣逐漸衰減所導致,屬正常的衰老表現。但現今社會,不少人已早於20、30歲,甚至更早已滿頭白髮,可能部分人認為白頭髮純粹有礙外觀,並不釀成生活上的不便,所以未加理會。但中醫學認為「有諸內必形諸外」,白頭髮的出現必然由於人體臟腑氣血出現變化所致,是身體發出的一個警號。
中醫學認為頭髮為血之餘,故血的充盛與否直接影響頭髮,肝為藏血之臟,脾主氣血生化,而「腎其華在髮」,腎氣狀態亦反映於頭髮中,因此肝、脾、腎三臟與頭髮最為密切相關,若三臟功能失調,未能正常運作則可致白髮早生。在生活上,部分人由於稟賦不足、腎氣易衰而致白髮早生;飲食不節,過食生冷、肥膩等食物損傷脾胃,致便氣血生化不足,氣血變得衰弱而見白髮;另外,經常思考、思慮過度,能導致肝氣鬱結及脾氣受損而成血虛失養;勞倦過度、久病體虛皆能損傷人體氣血而容易出現白髮。
白頭髮是反映臟腑氣血狀態的一個表現,代表著身體可能出現異常,當加以重視。若不予理會任由疾病繼續發展,則可能使病情日漸加重,甚至影響生活。所謂「防微杜漸」,我們希望各位能於病情尚淺時便多加留意,改善生活習慣或予以適當治療。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向註冊中醫師查詢)
想認識更多中醫資訊?請向社康註冊中醫師查詢或瀏覽中醫服務網頁:http://www.ucn.org.hk/?c=chinese_med
作者為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李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