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大家對於眼角膜移植手術並不感到陌生,可能在電視劇或其他媒體聽說過。傳統的眼角膜移植手術須更換整塊眼角膜,康復需時長,且排斥風險較高,視力回復也比較慢。不過對於某一些病理情況,例如角膜內皮細胞的問題,現在醫生只須移植部分眼角膜組織如角膜內皮層,便可以讓患者重見光明及更早康復。
其實眼角膜之所以呈現透明色,是因為角膜內皮細胞排走基質層的水分,令光線正常穿過。大部分人與生俱來都具備足夠的內皮細胞應付一生所需。然而有少數人的角膜內皮層先天出現缺陷,或因為患上青光眼、虹膜炎、角膜感染例如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感染,又或在過往曾接受較複雜的眼科手術,而導致角膜內皮細胞受損,影響其排水功能,令角膜變得混濁、水腫。當光線射進角膜便呈現如磨沙玻璃一樣,令患者看不清。亦因光線的強烈反射令患者感到異常刺眼,怕光及眼痛等病徵亦會浮現出來。
針對這問題,以往需要將整塊角膜換走,但因為此病受影響的通常只是內皮細胞的範圍,其他角膜組織大多都沒受影響,所以隨著醫療科技不斷進步,新的手術治療不再需要鑽穿及更換整塊角膜,只須在角膜後方移走受影響內皮層,並換上新的內皮細胞,此手術稱為內皮細胞角膜移植手術。病人一般在兩、三個月之內便可以完全康復,重拾正常視力。從外地引入的角膜亦可供本地使用,醫生不再須依頼本地的眼角膜存庫,因為外國的角膜捐贈大多都是供過於求。它們亦可以預先切割角膜內皮層,醫生便可以直接使用,不須額外準備工夫,大大縮減手術的時間,為病人帶來方便。
作者為眼科專科醫生陳頌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