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7-02-05 11:00:00

過度放手

分享:

香港的父母常被形容為過分保護孩子,令孩子沒有足夠的成長空間。最近在韓國仁川機場,我卻看到一個與別不同的媽媽。

農曆新年的關係,離境大堂一些店內也特別安排給孩子免費做手工的活動,孩子可以坐下來由店員或父母協助完成。忽然傳來熟悉的廣東話,有位女士向著正坐在手工藝攤檔的小女孩說:「你自己在這裡做手工,媽媽想去買些東西,一陣回來。」話還沒有說完,已急不及待離開,女孩還沒有反應過來,已不見媽媽蹤跡,而店員也不懂如何是好,不斷叫那媽媽回來,但這位媽媽早已在人群中消失了。

女孩跟店員互相對望,女孩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似乎她也不太明白究竟發生甚麼事,眼睛卻不停左看看右看看,希望看到媽媽回來。同時,店員也只好一邊照顧女孩一邊讓她做手工。看來這個機場小故事好像沒有人留意到,但相信對女孩卻是一個難以忘記的驚恐場面。

每個小孩子也需要依附 (attachment) 父母或主要照顧者,並在與成年人的相處、互動模式中,讓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以至在日後成長的過程中,成為重要的力量去面對外面世界的挑戰及困難。

這個女孩在媽媽離開時好像沒有甚麼反應,事實上許多研究也顯示,表面看來若無其事的孩子,心裡焦慮的程度相當高,只是他們學會壓抑並隱藏自己的情緒。如孩子的父母時常過度放手,在毫無準備下離開孩子,孩子又不知道父母甚麼時候回來,久而久之,孩子便學會表面不回應與父母的分離,也不敢對父母有太大期望。

adblk6

在這種情況下,也難於為孩子的成長中建立良好的安全感,這也會長遠影響了孩子日後與其他人的關係及連結。

作為父母,過度放手或過分保護也不是一件好事,而每對父母也需要商量學習找出這個平衡點,多明白孩子需要的安全感,或許有助如何回應孩子的需要。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