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3-14 12:30:00

香港研發的前列腺癌評分

分享:
前列腺癌

香港也研發了一種以尿科檢驗來評估前列腺癌的工具──精胺風險評分(Spermine Risk Score),是香港中文大學泌尿科團隊與浸會大學共同研究的成果。

這一項評估,主要是檢測男士尿液中的精胺水平。精胺是甚麼?精胺是賦予精液那一股特別氣味的物質,也是存在於所有真核細胞中的一種多胺類物質。

研究團隊於20152019年,在香港邀請了905名病人參加研究,其中600人的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水平是420ng/ml,即高於正常但又未到警戒級別,往往也是最難決定是否要做活組織檢查的一群。

600名病人都做了活檢,在他們做活檢之前,團隊先收集了他們的尿液作精胺水平檢測。活檢結果是,600人中有185(30.8%)證實患有前列腺癌。

研究團隊把該600人的尿液精胺水平與活檢結果比對,發現患有前列腺癌的病人,其尿液中的精胺水平會降低。團隊把600人的精胺水平分布,製成圖表,發現精胺水平在下四分位數(即精胺水平在最少的四分一)的病人,有49%患有前列腺癌;而精胺水平在上四分位數(即最高的四分一)的病人只有17%有前列腺癌。前者的患病率,足足是後者的三倍之多!

adblk7
adblk8

在這基礎上,研究團隊再加上另外三個臨床參數,制訂了「精胺風險評分」(Spermine Risk Score),就是檢驗男士的尿液精胺水平,再加上:肛門前列腺指診、前列腺體積,以及PSA水平,計算出一個評分。分數愈高,病人患前列腺癌的機會愈大。

研究團隊建議,「精胺風險評分」高於6.2的病人,就需要進行前列腺組織活檢。倘若把這標準用於參加研究的600人中,就有37%人可以避免做不必要的活檢,也毋須承受活檢的手術風險。而且「精胺風險評分」的陰性預測值是95%,即是「走漏眼」、評分低卻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只有5%

這項評分,可以提供一個更準確的前列腺癌風險評估,令一些風險較低的男士,可避免做入侵性、風險較高的前列腺活組織檢查。

(驗尿檢測前列腺癌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