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7-12-11 06:00:00

高血壓新指標 從生活著手及早預防心血管病

分享:

最近,美國心臟協會更新高血壓定義,由以往的140(收縮壓)/90(舒張壓)mmHg,收緊至130/80mmHg。如果本港跟隨指引,現時40歲以上患有高血壓的人口,預計會由兩成多增至約三成。長遠來說,高血壓定義的收緊,可以提高市民大眾的警覺性,從而更有效及早預防因高血壓引致的疾病,例如心臟病、中風及糖尿病等。


不少病人關心若血壓達到130/80mmHg時,是否需要即時服藥。其實市民無須過慮及惶恐,大部分患邊緣高血壓病人,可透過非藥物方法,有效改善和控制血壓。本身沒有心血管或糖尿病的患者,可先從改善生活及飲食習慣著手:減體重、減少鹽分的攝取,避免或嚴控飲酒及恆常運動(每星期不少於150分鐘中等劇烈程度運動),定期監察血壓情況,如控制仍不達標,才需要用藥。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內科疾病,有部分患者會感到頭暈、眼濛或頭痛,但其實大部分人可以全無病徵,故可算是「隱形殺手」。高血壓會加速血管硬化,增加心臟負荷,引發心臟衰竭、心肌梗塞等嚴重併發症。


要準確量度血壓,應在輕鬆境況下,坐下5至10分鐘才進行,避免因緊張和焦慮而出現假性高血壓;也不能以一次為指標,可考慮在2至4星期內在家中以不同時間量度血壓(如早、午、晚,共10至20次),如經常高於130/80mmHg,就需要尋求醫生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