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8-08-06 06:00:00

 《獨行煞星》殺手生無可戀的文藝片

分享:

 《獨行煞星》(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的宣傳語句真誇張,「21世紀的《的士司機》」、「完美的觀影體驗!」據報今年電影參加康城影展,又是金棕櫚的熱門云云。有報道更指在康城映後,獲得7分鐘站立鼓掌。而且自編自導的Lynn Ramsay,在康城前幾天才剪成影展版本,據他自言,那個大獲好評的版本其實並未完成。這樣子的一輪消息下,可想而知,真的令觀眾充滿期望。

《獨行煞星》改編自Jonathan Ames同名小說,女導演Lynne Ramsay作品其實不多,過去20年只有4部作品,近年拍的大都是短片。她第一部作品《Ratcatcher》1999年入選「一種關注單元」,3年後《Morvern Callar》獲康城青年電影獎,上一部作品《我兒子是惡魔》(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已跳到2011年,找來女神Tilda Swinton主演兼任監製,更橫掃倫敦電影節「最佳電影」、英國獨立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等獎項。《獨行煞星》奪康城影展「最佳男主角」及「最佳劇本」,聲勢厲害,但刻意求新下,這雖然是個殺手故事,但絕不是你想像中的緊張刺激,反而是一齣寫中年殺手心靈受創的文藝片。


不用手槍用鐵鎚
宣傳是一回事,它絕不是《的士司機》,電影極力擺脫荷李活公式,配樂相當突出──找來Radiohead結他手Jonny Greenwood操刀,部分場面配樂比影像還要搶耳。影像方面,在擺脫荷李活傳統的想法下,帶濃厚歐陸味道,結局刻意掙脫高潮大戰,反而設計一個反高潮平靜結局──祖昆馮力士自言跟導演都不想做別人做過的事,是「寧可不通,必作庸庸」的表表者。結果《獨行煞星》固然風格突出,但並不是人人受得,也許你會覺得電影太作狀。導演邀請祖昆時,他正準備出演《耶穌的女門徒》(Mary Magdalene),戲中他演耶穌救人,在這戲他卻不斷殺人。祖昆跟導演說,若你能8個星期內完成,那我就參與吧,沒想到導演一口答應。

adblk6


Joaquin Phoenix是公認好戲之人,戲中他一臉鬍鬚,迷失在喪和神經質之間,他演的是一個飽受戰後創傷症困擾的中年男人Joe。Joe平日受聘行事,近乎無惡不作(其實沒有說明他是殺手),但心中仍有正邪界線。一次受聘於富翁的任務,要拯救其被拐走的幼女──電影涉及孌童、黑社會等題材,卻沒想到才將女童Nina救出魔陣,惡徒已經尾隨其後,原來Nina是黑幫大佬最痛錫的一個,而該黑道勢力龐大,黑警貪官收受利益下,黑白兩道,同時要追殺男角。Lynne Ramsay另闢蹊徑,不拍官能場面,但營造的驚悚、緊張氣氛還是有一套。美國是槍械大國,但電影特別安排主角Joe每次接Job,都不帶槍,只攜鐵鎚一個。


一個生命已見不到光明的中年男人,跟一個準備盛放的少女Nina相遇。少女獲救,一頭就倒在Joe懷中,這關係令人想起《這個殺手不太冷》。後來尾場「大戰」描寫Nina再被惡徒搶走,Joe決定捨身相救。導演仔細描寫他到五金店買器材,最後再選上一個鐵鎚──一陣恐怖感滲上心頭。但孌童、捨身救人都不是導演想拍的,《獨行煞星》的故事,其實是一個從小在原生家庭受傷,心靈無法愈合的男人,一直受童年創傷困擾,到了這年紀已生無可戀。女童被拐,反而成了他的心靈救贖。女童Nina感謝他,其實,他更感謝Nina。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