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9-01-16 06:00:00

《王者之後:重拳復仇》 無謂逞強

分享:

社會的變遷,無阻洛奇在人心目中的王者地位。只是無論再強的王者,依然敵不過時間巨輪。老去的王者,早在洛奇外傳的第一集《洛奇外傳——王者之後》已可見其狀態,不再上擂台而做了導師,教練不用自己上場,但願繼續將精神傳承下去。《王者之後:重拳復仇》大概就是如此,就讓洛奇的精神力量伸延到每個人心中。

 

仇人之子對戰
只要看過以往的洛奇電影,也會對昔日在第四集開場不久的一場美國與蘇聯所謂的「友誼賽」上,經蘇聯地獄式訓練的代表Drago平白地在表演賽上將洛奇好友兼美國拳王阿波羅白白打死的一幕留下深刻印象。當時因美蘇兩國在現實中的緊張局面而引發該部電影講述兩國之爭,成功燃起人民國仇家恨的情緒。洛奇從此痛失好友阿波羅也成為大家印象深刻的一個重要情節。而上一集《洛奇外傳》則已交代阿波羅私生子艾冬尼斯踏上拳王之路,感覺是次的全新系列不是走洛奇熱血到不能的舊路,而是尋回一個適合現代社會的步伐。今時今日能夠做到自己想做的,已經夠熱血,沒有甚麼國家情仇,就只希望做到自己想做的便夠了。

adblk6

進有時退亦有時
以為這樣下去第二集也沒甚麼看頭,豈料電影卻擺出1985年時《洛奇》第四集的蘇聯佬Drago兩父子出來與艾冬尼斯對撼,突然那些你已為早已化作一潭死水的熱血再次燃燒起來。當蘇聯也經已瓦解成為俄羅斯,仇人見面依然份外眼紅,洛奇與Drago經過三十多年的風霜早已不是擂台上搏擊的材料,那就讓下一代上場吧。宿敵之子的大戰,兩者也抱著許勝不許敗的態度,然而實力上明顯是Drago之子比艾冬尼斯更勝一籌,洛奇早已表明態度是不希望艾冬尼斯為父而逞強迎戰,彷彿跟送死沒有兩樣。失敗是必經的階段,今次電影有很長的一部份是講述艾冬尼斯讓如何面對失敗,是人生最需要學習的命題,也是過往熱血到不能的拳擊片經常一閃而過的階段。我們在戰鬥的時候需要知道自己為何而戰,戲中告訴你逞強似乎沒有好下場。

電影雖然有些累贅,情節亦是能夠預料的老套,但在精神層面上卻依然能夠為觀眾燃點希望。一切在擂台上的激情也全因擂台下的感情而生,源於我們對家人的重視與疼愛,無論你再如何奮力迎戰擂台上的個人榮耀,若然失去家人的支柱,成敗也變得了無意義。一個關於打拳的經典故事,卻能讓你感受到親情的可貴。逞強都太累,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裡才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