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27103323_fN.jpg?itok=4gBXmubq×tamp=1739063577)
假如你是神,你會為你的至親報復嗎?天理循環自有一套報應機制,只是這個機制不一定會在你眼前已彰顯報應。很多事情就像蝴蝶效應,你今天做了一丁點事情以為無傷大雅,他日總會在某時某分又令你失去一些甚麼以作抵償,甚至在不知不覺間已抵償而你卻不自知。
無愛境界
導演雅高蘭思莫斯繼《單身動物園》讓人反思找尋伴侶的意義後,這次的《聖鹿獵殺》則讓人反思贖罪的意義,成功拍出怪異氛圍,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電影一直以外科醫生史提夫作為主觀鏡,事情都是圍繞著他發生的,他事業有成,又擁有幸福家庭,一切來得美滿但電影冷峻的鏡頭與音樂告訴你當中存在莫大暗湧。一位十多歲的男孩馬田與史提夫交流愉快,更有到史提夫家裡作客與其家人晚膳。漸漸卻發現其不懷好意,原來馬田的摯親曾經死在史提夫的手術枱上,那是史提夫醫德問題而導致的錯誤,馬田最終以牙還牙,希望他也能感受失去摯親的滋味。這也是雅高蘭思莫斯隱喻的一個希臘神話,有關希臘國王阿伽門農因狂傲而殺了神明的聖鹿,最後被神明要求交出其女兒祭祀,一命填一命。雖添了希臘神話的隱喻有感意境深遠了,但說到底還是一個填命遊戲,當中的冷峻鏡頭,所有角色也被要求說對白說得毫無感情可言、沒有高低起伏,就連兩夫妻的性愛場面也充滿冷酷荒誕味,所謂「愛」這回事根本不存在於雅高蘭思莫斯的字典內。
如果這故事發生在《無聲絕境》底下,早已沒戲演下去,因為當丈夫得悉他要三選其一去殺戮,才能得以救回另外二人的性命時,為母的已經會跳出來迫丈夫把自己殺死,得以令子女健康成長。不過因為雅高蘭思莫斯鏡頭下的所有角色均冷血自私,造就到他們有此掙扎,妻子又怕自己被殺害,又不想子女死,世事豈有如此完美。當陷入這種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環境,自私的人會互相指責,會想很多方法求存,這是恥笑人類愚昧的好時機,同時又是如此的真實告知世界無大愛,那些大愛都是在太平盛世時才裝出來的,大難臨頭就各自飛,承接《單身動物園》的宗旨。
結束就是起點
在這件事上那個所謂「神」的化身馬田,也非常貫徹地表現其自私本性。他有能力決定這家人的生死,於是冷眼旁觀玩弄他們,看著他們流露人性醜態,就是想看贖罪嗎?如果史提夫肯出軌搭上馬田媽媽,或許馬田就不會展開報復,他的私心才最龐大。他眼看他所想的都得不到,才要這家人贖罪,那此等贖罪法是否就能將報應機制斬斷成為自贖自罪?似乎不然。事過境遷,最終存活下來的,會像港劇《天與地》的主角一樣嗎?是另一個故事的開端,罪惡感禍延至其家人,小女孩成長後仇恨種子會擴大,報應機制繼續禍延。如果這是神的旨意,神也挺想看著人類一直作惡下去的。
要在情感不容流露的情況底下表現演技,這裡所有演員也是出色的,尤其飾演兩姊弟的小演員,五官精緻得令人單單看著也有同理心流放。看電影,實在需要想像力,太理性的人看此類電影必死。此片提供高度思考空間,「你相信甚麼,你執著甚麼,你就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