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姑沒有輸
《第四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五強名單實在令人驚訝,個個睇完都肯定問「吳君如呢?」畢竟,她在《我談的那場戀愛》中演繹一名陷入感情詐騙的婦產科名醫,演技收放自如,讓觀眾又笑又哭,表現絕對能夠封后有餘。但結果竟然五強不入,真是眼鏡碎一地。
但「三姑」會嬲嬲豬嗎?大概不會。她金像獎又拎過,金馬獎又贏過,仲一早擔任過監製和導演,根本不需要再多一座金像獎去證明甚麼,她本身已在next level。我估她或多或少會覺得意外(她應該好清楚今次自己演得好),但轉個頭就會覺得好欣慰,心諗「好喇,終於有人接棒,唔使我自己出馬」。
這次影后五強,平均年齡年輕了不少,只有《從今以後》的區嘉雯屬於資深級數,其他全是40歲或以下的新生代演員。史上最收得港產片《破.地獄》的衛詩雅有大眾認同,氣勢強勁;《看我今天怎麼說》的鍾雪瑩挾金馬影后再戰金像獎,來勢洶洶;《虎毒不》的談善言演活新手媽媽的絕望,贏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影后;《久別重逢》的許恩怡,則是靈氣滿滿,贏得「國民初戀」的美譽。
所以,這次金像獎影后競爭,與其話吳君如輸,不如話係新生代女演員贏。過去十多年來,香港女演員要在影壇發光,遠比男演員更困難,市場傾向男性角色主導的商業電影,女性角色多是打助攻,真正的發揮空間真心不多。張家輝最近現身《看我今天怎麼說》首映時都有話:「女演員喺香港近十幾年難發光,係艱難啲。」但這屆金像獎的名單,打破了這個模式——五強當中,幾乎清一色是憑演技突圍的新生代,用實力話你知,她們值得佔一席位。
今屆影后爭奪戰,不止是個人榮譽,更是香港電影生態的轉變。以前,女演員要上位,九成靠美貌、人氣;但今時今日,演技先係最大本錢,能夠入圍金像獎影后,已經代表香港影壇對「憑實力說話」的認可。
當然,吳君如當年都係憑實力上位,由《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到《金雞》,每一步都證明自己不止搞笑咁簡單,成個電影生涯就已經是「一個女人的奮鬥史」。現在她睇住一班後生女接棒,可能仲感動過自己再拎多次獎。
今年影后殊榮誰屬仍然是未知之數,但真正勝利者,已經出現——它便是香港電影。一班新生代女演員可以攜手入圍,證明她們已經企穩陣腳,不再是花瓶、襯托。而吳君如就見證住這場接力賽,坐在場邊大力打氣:「你哋快啲跑去攞影后!我等你哋站上頒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