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我談的那場戀愛》後心想:如果Stephy飾演的瓊姐試圖欺騙我,我願意積極配合——有沒有愛?你相信,就有。
1) 曾以為自己已變成一個無情的人,萬料不到,當瓊姐出現時,明明冷酷無情的我,依然怦然心動。
2) 我的心竟然仍會被一個大銀幕裡的虛構角色撩動。
3) 這種撩動,早在十九年前的仲夏已經發生過一次——Stephy推出了首張個人專輯《Coloring Stephy》,一首《青山散步》,聽到入迷,迷到可以連續聽上廿幾三十次,感覺相當crazy;而這種crazy,一直長時間維持,每逢她出碟,必然會買會聽會好好收藏,每逢有她的電影,絕大部分都會買飛捧場(然後有絕大部分再買碟以便隨時翻看)——我從來沒有就以上行為找一個理性解釋,如果真的要找,唯一解釋大概只會是:噢,原來我是Stephy fans。
4) 作為fans,卻又明顯不夠投入——對偶像私生活不投入。她與誰一起、她與誰分開,日後再與誰傳出戀聞等等,統統不會過問,事實上亦無權過問,她沒有迫我喜歡她,我作為一個喜歡看她做戲喜歡聽她唱歌的人,完全出於個人意願,她只需要做好她的戲唱好她的歌我就收貨,就心滿意足,That’s All。
5) 她的私人生活,我不需要知道,真的不需要知道;又或者,這樣說吧:真實的那一個她,不影響我透過電影和歌所認知的她,總之,啱睇繼續睇,啱聽繼續聽;一旦覺得不再啱睇不再啱聽?好簡單,移情別戀吧。我就是如此無情。
6) 只是對Stephy這份啱聽啱睇一直維持,而且——愈來愈啱聽啱睇。
7) 尤其是睇,或者是角色設定關係,又或者是Stephy真的鑽進了角色,現在的她,在演繹不同角色時,真的能夠把不同角色的內在呈現出來:在藍天白雲下受困於失智老父的Angela、徘徊徬徨路前思考婚姻與自由的張莉芳、夾在大哥和二佬之間的Monica、總算走過十二日但仍然離不開另一半的Jeanie。
8) 以上角色都難忘,但都及不上瓊姐迷人。在《我談的那場戀愛》裡,瓊姐不是主角,而只是「少年」受聘的網騙集團核心成員,負責訓練「少年」,為他設計一個行騙身份,同時為他提供在職心理輔導;有時候,她會親自出動,但基於篇幅和角色戲份,我們都看不見她的行騙過程,而只能看見她行騙前行騙後各式打扮,已經相當引人入勝,令我很想很想再進一步了解瓊姐本人的故事,甚至覺得,有關方面好應該為瓊姐拍一齣外傳電影,故事怎樣講我沒意見,唯一要求:繼續讓瓊姐以美艷迷人兼性感的裝扮示人,please。
9) 有些演員,注定期間限定;有些演員,不設使用期限,一直不過期。
10) 至於我單方面與Stephy談的那場戀愛,有信心,一樣不會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