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朝一日有人神心地要寫香港電影史,2022年,肯定是極重要一年,需要寫得詳盡點。
1) 先旨聲明,這一篇只會採用「香港電影」而不使用「港產片」——「港產片」這詞語,帶有明確的時間指向性,而當中那一個「產」字,亦令詞義變得嚴格;「香港電影」呢,輕鬆好多。
2) 似乎已有一段長時間沒聽過香港電影票房過千萬——當然有,但少,一齣起兩齣止。第五波後戲院重開至今,卻已有多齣香港電影收過千萬——不是僅僅過千萬,而是三千萬、四千萬、六千萬。如果票房是實證不會講大話,這些數字代表了觀眾的心。
3) 霎時間,好似回到那個(在某些老人眼中已經回不來了的)香港電影盛世,觀眾買飛入場,都首選香港電影,而不是只為了看西片。
4) 而每一齣過千萬電影中,都沒有代表過去盛世的影星藝人,有的是新冒起的幾位年輕人、在過去被指為拍親都是爛片的人、近乎沒有在香港電影出現過的大中小機械人,以及被公然指責不靚仔而需要乘坐時光機返回過去叫他自量不要做演員的人。
5) 觀眾買飛入場,個心可能純粹想撐、支持這些人,重點是,散場後,個心究竟仍然停留在一種行善心態?抑或是看完一齣好戲後獲得滿足的那一種狀態?這一點,好重要,若長期都只抱住撐的心態入場,撐得幾耐?OK,你說你好有持久力,其他人呢?如果不能從「看香港電影」這個經濟行為中(重新)得到滿足感,就不能對「香港電影」重建信心,而只會繼續視為一種需要去撐的事物——撐,就是需要去額外地俾力,不一定夾硬,但至少不會是自然而然。
6) 香港電影,理所當然拍香港故事——就算故事不是發生在香港,但故事都應該關於香港人,很難想像一齣發生在香港以外地方而故事裡連一個香港人都欠奉的香港電影——你解釋,幕後很多都是香港人啊,那麼,請改口,叫做「有很多香港人參與製作的電影」。
7) 既然香港電影是拍香港故事,自然有需要拍好香港故事,問題來了:應該是拍好的香港故事,揀好的香港故事來拍?抑或是拍好有關香港的故事,而當中的故事,可能不好,可能會反映到社會問題,一些存在已久但從來得不到解決的問題。
8) 當然,電影創作,從來都不一定要完全描繪現實,但現實,的而且確影響創作的人——現實,可以是單一社會事實,好具體,也可以是一種普遍瀰漫的情緒,不帶實體,肉眼看不見,但你又會感受得到,而這種感受,就是真實的現實,代表了一個時代。
9) 所以《阿媽有咗第二個》的阿媽固然是主體,但這不止於一個中年人重新出發故事,而是由這中年主體出發,去看兩個年輕人成長。所以在《緣路山旮旯》和《飯戲攻心》,一齣愛情輕喜劇,一齣本質上被設定為賀歲片的家庭喜劇,都會找到有關「家」的論述——「家」,再不是《家有囍事》那一間豪華(但缺乏內容的)大屋,不是情婦Sheila搬入去住就代表取得勝利,更加不是常家上下努力爭取程大嫂願意返入去的固定空間——不是有了家,才會有家人,而是家人在哪,哪裡就是家,家,由物理上固定,變成心理上浮動。悲但真,卻積極。
10) 至於鄭重生那句「個結局係點,係我哋自己決定」,well,共勉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