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娛樂
2024-07-05 04:29:42
日報

流行文化備份難

分享:
魔鏡歌詞網

2005年創立的台灣網站「魔鏡歌詞網」(mojim.com),周二(7月2日)網民在Threads發帖文指該網站經已無法瀏覽,就連在Google輸入關鍵字後,也無法搜尋網站以及相關資料。消息震驚港、台兩地,網絡世界一片哀嚎,有人以「時代的眼淚」形容今次事件,說來所言甚是,畢竟累積了19年的流行文化紀錄一下子完全消失,那種看不見的破壞力,遠比大家想像中來得嚴重。
 
誠如朋友D所言:「樂壇幾十年歷史就咁消失咗!因為呢個網站冇受到版權或合約規限,幾乎將所有公司嘅唱片同歌詞資訊,包括邊隻碟幾年幾月幾日出、有咩歌,邊幾張碟有出過同一首歌都有留底,但以後都搵唔返喇!」

 很多人或許以為今天「魔鏡」沒有了,未來日子尚有其他歌詞網站可以替代,這樣想當然沒錯──就以自己日常工作為例,很多時睇騷後都需要製作現場直擊短片,當「魔鏡」仍然「在世」的時候,只需要簡單撳個掣,就可以將刊登在網站的歌詞變成字幕,快捷方便。如今無故「身亡」,事後沒有任何人走出來講清楚到底發生過甚麼事,對於我們這班用家的即時影響確實有限,因為尚有其他同類網站仍然應付需要,只是後遺症往往不會一時三刻顯現。

 將南宋詩人陸游《格言聯》名句「書到用時方恨少」套用在今次「魔鏡人間蒸發」。事件上,它的遺害就是「料到搵時方恨冇」,有誰會知道何年何月你需要找尋一首歌,不僅僅是歌詞,也包括由誰原唱、由誰作曲、由誰填詞、由誰編曲、由誰監製、由誰出版、何時面世等內容,但因為資料庫不完備而失望告終?你又是否可以「寫包單」,百分百肯定那些現在仍能登入瀏覽的網站,能夠永遠運作如常?

 別以為我一味靠嚇。網絡世代,除了吃的和穿的,很多事物不再如舊時般以實體方式存在。一份歌詞、一本雜誌、一本小說、一齣電影,十之有九都變成虛擬的soft copy,但幾乎絕大部分人都將使用權(Accessibility)和擁有權(Ownership)混為一談,以為透過鍵盤和熒幕觸手可及就代表擁有。但跟去唱片舖買碟、去報攤買雜誌,或去書店買書相比,就算在影視串流平台或電子雜誌平台「課金」,也不過是付費換取片刻的使用權,我們自以為擁有,其實從未擁有。

 回望今次「魔鏡歌詞網」結束,或者三年前《蘋果日報》官網停運,想像一下如果將來再有商業網站或民營網站,因為伺服器「冧檔」或資金「乾塘」等其他因素需要停止運作;譬如網民必用的「維基百科」或者戲迷必睇的「IMDb」再也無法登入,那些存備多時的歷史在網上徹底消失,令到跟此有關的人生記憶從此消聲匿跡,我們應該怎樣面對這種隨時出現的危機?

 所以要引伸的討論是,既然流行文化屬於歷史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備份嗎?對此,我是舉腳贊成的,因為想起過往曾經遇到一些經歷頗為深刻。2013年至2015年間,亦即還未用筆名行走江湖的時候,我在嶺南大學攻讀文化研究碩士,無論修讀哪個課程,每當需要擬訂功課題目時,都會以香港的流行曲、電視劇和電影,再結合本土歷史梳理,作為文章重點。奈何與香港影視流行文化有關的歷史從來欠缺系統整理,單單為了找答案,已耗費大量時間。

 試過有次寫一篇李小龍的期末功課(那科名為李小龍作為文化建構),為確認無綫當年購入美劇《青蜂俠》(The Green Hornet,1966至1967年間在美國廣播公司播出)後安排在翡翠台哪個時段播出,幾經轉折,最終要專誠去到香港大學圖書館的「The Hong Kong Collection」,走入縮微資料庫拆開1969年的《明報》的舊菲林,找到9月28日至10月4日的「電視一周」節目表,才知道《青蜂俠》周二晚深夜11時45分至凌晨12時15分播出1是性格執着也好,是求知慾強也罷,當時會想,如果有人或者有機構願意將本地流行文化歷史作系統整理,豈不是造福後世功德無量?

 問題是,自己為電腦做資料備份也要花錢買外置硬碟,何況是一個地方的流行文化梳理?如此浩瀚,又如此細碎,而且版權繁雜,牽涉太多人、太多組織,到底要花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由誰負責埋單?是政府嗎?是傳媒嗎?是民間機構嗎?如果是政府用公帑找數,官方對於史料收編的標準,與公眾期望的差距如何找到共識?一言以蔽之,難!最重要是,怎樣才稱得上是「做得好」?朋友J提出另一種觀點,我覺得也有他的道理。他說:既然我們每個人都無法完全將自己的歷史備份,有些流行文化資料無法留下來,是否意味它在歷史洪流之中根本沒有保留價值?如果重要的話,總會有人「留底」,關鍵在於公眾有沒有機會接觸這些資料,時間最終會告訴大家「答案」,因為歷史巨輪從來只會汰弱留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