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大數據年代,物業市場也不例外,上周五中原地產就趁中原城市指數面世20周年,搞咗個同數據有關嘅研討會,宣布成功研創「中原樓市片區」,為香港樓市提供一套全新嘅樓市數據分析框架,結合咗政府統計處嘅人口統計結果,仲加咗24年來土地註冊處登記成交實用面積資料、私人住宅存量分布同二手流通率分布數字等唔同數據,的確比較政府用開嘅小規劃統計區分區方案更加適合用喺市場分析。

研討會嘅講者除咗有施永青施老闆(左2)外,仲有中原集團副主席及中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施俊嶸(右1)、香港大學建築學院房地產與建設學系系主任及科斯產權研究中心主任鄒廣榮教授(左1)、同香港大學統計及精算學系客席教授及政府統計處前任處長何永煊教授(右2),幾位都認為新框架所分析嘅數據無論對於地產代理、政府部門、發展商、業主及買家都有好處,可以幫助大家做正確嘅決定,加快物業成交,仲有助舊樓/單幢物業等增加流通量,對市場發展有利。
原來未計其他開支,只係買土地註冊處登記成交實用面積資料已經用咗過千萬,但中原都係會將數據開放給市民使用。其實中原早於多年前已經將中原地圖、單位成交等資訊放上網,施老闆佢仲笑住話市民知道咁多資訊,其實等如廢咗代理同事嘅武功,因為代理同事唔可以再因為掌握更多資訊而主導客戶。但佢深信只有公開資訊,先可以幫到買賣雙方做正確決定,盡快促成交易,既有助降低交易成本,買家可以更快買到心水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