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十年代,先後有兩套逃獄片經典,正是1973年《巴比龍》(圖1)及1978年《午夜快車》,堪稱同類片種最享負盛名的參考藍本,轉眼45年,正如上期所言,由Michael Noir執導,Charlie Hunnam及Rami Malek(圖2)主演的2018年新版《巴》(圖3),先於去年《多倫多電影節》曝光,及今年8月在美國正式公映後,藍光碟亦剛於本月初推出,為《巴》45周年紀念來個終極致敬。
自由無價是《巴》一個重要主題,Henri Charriere(Papi)如何自強不息,千方百計多番逃獄不果,最緊要以不殺獄警為戒,甚至兩度被獨自囚禁不見天日的俗稱「水飯房」,少一點意志鬥心,也難以活著出來,最後「魔鬼島」壓軸跳崖一幕,完全展示Papi為自由可以去得幾盡,等同買大細的50/50生死存亡,寧願一博,也不想留在孤島度過餘生,站在崖上的好友Louis Dega遠眺Papi終能成功獲得自由,主題音樂隨即亮起,《Free As The Wind》就是這樣觸動心靈,Papi躺在自製的椰殼浮床上,向天高呼「Hey You Bastard, I’m Still Here !」,話你知,我仲未死得,大快人心!
新版更見精緻度
當年由兩大影帝Steven McQueen及Dustin Hoffman主演,《猿人襲地球》及《鐵血將軍巴頓》金像大導Franklin J. Schaffner又一代表作,歷久常新的百年好戲,45年後,找來名不經傳的新晉導演Michael Noer執導重拍,兩位Up & Coming新一代演員Charlie Hunnam及Rami Malek參演,未嘗是越級挑戰的勇氣可嘉,也讓新生代影迷重新認識《巴》,當然,珠玉始終在前,忠實影迷新舊對比少不免,看過之後,卻有感全片佔九成篇幅處理,是依據舊版再作細緻調整,美指及攝影一絲不苟,製作用心,值得一讚。
Rami Malek「哨牙」變「木咀」
相對於舊版以Papi及Louis的情義兩心知為主導,新版更加強Papi渴求自由的心路歷程演變,「水飯房」如何導致令人精神失常的迷惑狀態(圖4),跟處理舊版最大不同,片首既補充了Papi冤獄前因,片尾亦交代出版自傳的後續點滴,論演技方面,也不必硬將他們跟Steven McQueen及Dustin Hoffman相提並論,只可說借鑑參考,刻意模仿是愚蠢的,真正要扮演的是Papi及Louis兩個真實人物,反觀Charlie Hunnam更似Daniel Craig,外表剛強又深思熟慮,Rami Malek則延伸Louis心精特質,卻不太面懵,圓眼鏡標記之下,保留Dustin Hoffman「木咀」表情,有趣是,Rami一連兩套真人真事電影演出,主角「咀部」都成為扮演重點,「木咀」完又「哨牙」,真的有口難言。
新版配樂成敗筆
唯獨David Buckley的新版配樂平庸乏味,企圖破舊立新不成,倒不如沿用Jerry Goldsmith舊版主題旋律,再作重新變奏改編更見效,相信影迷也不介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