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一笑》中國著名藝術家岳敏君在香港的個展。剛在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結束,幸好最後一分鐘趕得上欣賞,否則也是一種遺憾。
岳敏君是中國當代最富盛名的藝術家之一,他的「笑臉」系列作品早已使岳敏君登上中國當代藝術神壇,也成為了拍賣行的常客。那個帶著誇張標誌性大笑,一排整整齊齊的白牙,這個由藝術家自我設計的「自我形象」深入民心,也蜚聲了國際。對「大笑男子」這個招牌特色,岳敏君曾解釋「笑臉是一種隱蔽的政治批判,這個社會裡,人被迫要戴上面具表示對一切都很滿意」。
沒想到今天的我們竟然也嘗到了「甚麼都要好滿意」的滋味。你看看上海:飢餓了,仍要感謝:困了幾十天,伸個腰都難,仍要感謝;分派的薯仔長出了芽,仍然要感謝。
香港又如何?普天之下,莫非皇土,我們也逐步跟大陸拉近。甚麼都沒有說的政綱,大家都說好好,非常好,唯一候選人完全看到香港的核心問題,「香港返來了!好呀好呀。」
62年出生於黑龍江,今年60歲的岳敏君經歷過八十年代的中國,對那些在1989年之後繼續待在中國的藝術家來說,玩世現實主義成了他們在後六四中國社會中表達自我的一種可能途徑,岳敏君就是這場運動的一分子。他曾經說:那些留下來的,開始實驗一種新肖像,在和他們的社會對峙、估量自身地位的時候,他們處處表現出自己已經不再抱有幻想。
今天在香港展出的《拈花一笑》,唐人藝術中心解釋,兩年前,岳敏君在雲南生活了幾個月,也許是這個盛產鮮花的城市穿透了疫情陰霾的罅隙,為藝術家帶來了靈感,岳敏君做出了重要的突破,創作了一批「花」系列作品。花,是美好的象徵,一如植物的笑臉。藝術家用絢爛至極的花朵代替了以往大笑的臉,妖冶的盛開在人物的面部,然而這種美好在藝術家看來是具有粉飾性的。
真相被藏匿於花的背後,使人不禁想一窺花朵背後之人神秘莫測的表情和情緒。
花也好,大笑也好,不都是一種的不能自己的情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