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社會物質豐裕,消費主義盛行,不少人都願意花費金錢追求各式各樣的生活享受。然而,一場世紀疫情延宕至今,人類的生活受到巨大衝擊,不但日常習慣改變,很多人亦重新檢視自己的「時尚生活」。
以往,時尚難免與高消費、奢侈及浪費等名詞掛鈎,例如貨品要包裝得美輪美奐、衣物款式要每季更換以追上潮流,結果換來無數即棄的簇新包裝,以及只穿過一兩次、甚或未穿過的時裝。時尚演變為製造大量廢物的始作俑者,這種現象本已為人詬病;疫情令經濟和社會環境變得不穩定,資源緊絀,更促使越來越多人提倡簡約生活。學習並真正實行「斷、捨、離」,斷絕多餘的東西,捨棄不再需要的物品,了解自己生活真正所需。
另一方面,疫情不單令電子商貿更為蓬勃,更創造不少資源共享的機會。例如Facebook推出「社區幫助」(Community Help),方便同一社區的居民互相幫助、尋找工作機會及鼓勵向非牟利組織捐款等。資源共享之餘,還讓更多人親身體驗社區分享的概念,改變了對物質的態度。相比個人獨佔資源,共享概念不但減少浪費,更有效運用及分配資源,尤其是二手物資,對社會發展及環境保護都大有裨益。
追求美好與舒適的生活的確無可厚非,但真正的時尚應重於生活態度。被譽為時尚女王的香奈兒(Coco Chanel)曾說:「生活中最好的東西都是免費的。第二好的東西,價格則會非常昂貴。」(“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free. The second best are very, very expensive.”) 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為社會帶來重創,卻讓人們認清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好好管理生活,維持身心靈健康,大概就是最好的時尚生活態度。 香港恒生大學協理副校長及傳播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