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全城都知道有一個競選特首的候選人林鄭月娥。3月26日特首選舉之後,林鄭月娥雖有曝光,可是過了一陣子,這位候任特首就像消失了一樣;就算間中出現,都是稍一現身匆匆離去。較早時,下任特區政府組班消息紛紜,可是林鄭月娥總是一句起兩句止轉身就走。這種低調是甚麼原因,無人得知,有人猜,這也許是no news is good news的策略吧。
如今距離七一還有三個星期不到,林鄭月娥再度出現,那天在電視上看到她與曾鈺成侃侃而談,對「港獨」是否「思潮」發表看法,並且說到「港獨未去到一個勢頭」。即使如此,可她仍是絕少談到下屆政府官員,根據早前傳媒的報道,下屆政府主要官員人選仍是本屆政府舊人佔多,這是出於哪門子的考量、競選時稱的「管治新風格」究竟是否就是這些,社會正等待林鄭月娥進一步說明。
林鄭月娥主政下的香港社會將是如何,人們沒有水晶球,無法現下就知道。不過,從林鄭月娥多年的行事作風看,未來特區政府施政策劃,不能排除的一個可能,便是變成「強勢管治」的突顯。所說的「強勢」,是指林鄭月娥在各部門推行政令時,興許會捲起衣袖親下前線。這一觀察的由來,除了從「好打得」的行事以及個人性格推測,更多是她加入政府36年的工作經歷之故。
當習近平會見林鄭月娥時也說她「勤勉務實,敢於擔當,行政經驗豐富,具有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難道真會有人相信,林鄭月娥七一之後只會待在特首辦公室發施號令?
特區政府的權力結構,特首是眾官之首,權力的伸延可以進入絕大部分政府部門。這個「絕大部分」,當然不包括司法系統,但其他行政部門,特首要介入的話,沒有誰能在憲制架構上阻擋。一旦如此,倘有需要,不排除林鄭月娥可能扮演政務司司長角色,說不定亦會變身財政司長,具體統率部門政策擘劃。若然是此,這種微觀管治做法,特區政府的權力來源只有特首一人,各個司局都只是執行部門。倘是行政大權獨攬,到時就要看立法會怎樣實踐制衡的功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