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央政法委之後,香港工聯會主席吳秋北和若干「大小粉紅」絡繹不絕地「追鬥」李先生!「揪北」更出言抨擊李先生為「曱甴王」,視之為「地產霸權的領頭羊」。對此種「追打」,香港市民普遍不太在意,畢竟「揪北」代表著工聯會的發言,實質上也只是為他本人來一次檢察自己的「存在感」。「亞洲首富」這身份本來就能聚集眾多目光,一直以來都是各階層的話題人物,既有人稱讚又有人嘲諷詆毀也是必然的。今時今日的發展,不過是無數次類似經歷再來一次罷了,若干建制派和「土共」人士配合「阿爺」,緊跟著歷史的舊劇本操作:「以解决1989年六四範式來解決香港現在的『反送中』抗爭問題——即決心拖延回應餘下的四大訴求,同時間則大力扭軚轉移視線,嘗試用另一種深層次矛盾蓋過訴求」,目的是為了解決反送中問題。
香港貧富差距問題嚴重路人皆知,年輕新一代在修例風波前已對社會埋下多多怨氣,香港居住費用高昂、買樓「上車」艱難、生活壓力巨大,普遍年輕人都視「地產霸權」為引起怨氣的「核心」。根據這條主軸,建制派主力便和「土共」人士一起「起步」,找來一位有代表性的「代罪羔羊」;當然首選必然就是李先生。
從淺層來說,過去四十年間,李先生長袖善舞,早在世界商界舞台取得重大的成功,他旗下企業經營的業務,大部分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產業包括地產、超級市場、電訊、酒店、碼頭運輸及交通行業等等。「追鬥」首先由中央政法委「發炮」,將「高樓價和生活壓力」指向李先生,隨即「左派和土共」們推波助瀾,說些甚麼「大財團把土地囤積居奇、與舊官僚互相勾結造成嚴重貧富差距」;希望藉此便大大激活年輕新一代對「地產霸權」的仇恨,令鬥爭一觸即發。再配合「大外宣的宣傳機器」,把「反送中」運動說成源於民生生活緊張,由於李先生的企業集團幾乎各行各業有他的份兒,整個香港經濟都充斥著李先生的「身影」,市民難逃他的「魔掌」,所以:「香港市民的敵人,應該是以李先生集團為首的『地產霸權』才對」。(待續)
筆者從事國際金融銀行業務卅多年,現職大學客座副教授和國際時事評論員